保守派消费者正成为锂电池需求的新引擎,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藏在这两组数字里:
今天聊两组汽车销量相关的数字(从锂电池,到整车):
首先是2025年1–8月,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进一步加大,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最基础的锂电池产业后续的增长空间也很大——因为当下一线市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转型趋势,那就是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大电池的车型,这在混动车上也是如此。
所以这就和几年前的预测有了差异:
几年前的预测是,保守消费者会选择混动车型,这些混动车的电池度数比较低,所以当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把纯电动的份额买的差不多了后,剩余的保守群体的选择,就很难给行业带来跟之前一样级别的电池需求。
但现在不同了,目前已知的就有车企正准备推出80kwh以上的增程式车型,这个电池的需求量基本上等同于纯电车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合理预设,后续新能源车市场可以增长40%(剩下5%的燃油车份额),再加上新车的电池普遍越来越大,以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对应锂电池的需求量的增长,也可以多一点信心了。
第二组数字是新能源车的龙头比亚迪,比亚迪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1-8月累计销量达到286.4万辆,同比增长23%,销量实现多维领跑,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比亚迪今年最新的销量目标是46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62%,结合年底的冲刺,应该有希望完成。
286.4万辆里面,有263万是比亚迪单品牌的销量,剩余的就是更加高端一些的品牌销量,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够高,但我觉得后续应该会慢慢改善。
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个是,以方程豹钛7为开端,比亚迪后续的高端车型价格/配置也会更加“一步到位”,这会增加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第二个是,比亚迪的车-家合作生态正在越来越丰富,这一点会让高端车型变的更加有吸引力。
——高端品牌的占比,会是追踪比亚迪时需要关注的第一组数字,如果这个占比有持续上升的趋势,那么比亚迪即便销量保持当前的规模,那它也具备了一定“值博率”。
286.4万辆里面,海外销量有630728辆,占比22%,这是在多个中小国家里,通过拿到新能源车第一的排名来完成的。含金量已经比较高了。
因为这个销量按正常来讲,应该属于高毛利的部分。
后续这个数字,应该有希望随着匈牙利工厂年内投产而实现一定高幅度增长。
比亚迪的海外市场占比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目前它获得如此高估值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
锂电池的增长空间被打开了,后续值得期待。
后续追踪比亚迪,主要就看这两组数字到底好不好。
如果表现正常,那么也就在这个市值波动,如果表现好,才有机会再上一个台阶。
车圈财报比亚迪8月新能源车销量174915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