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不是日本发明的,我们也没必要拿他们的标准当尺子。 这话听着解气,但真要较真,得先搞清楚:它其实最早是美国人在二战时为士兵做的冷冻餐,1953年就出了第一款“电视晚餐”,日本是后来把这事儿做得更精致、更讲究包装和口感,才让人误以为是他们原创。 我们老觉得“国外的月亮圆”,其实人家的体系根本没法套在中国的厨房里——日本家庭吃预制菜是小份精致、一周买两次,我们是全家三餐都靠它,一天卖几百万份,标准能一样吗? 中国现在一年卖五千多亿的预制菜,全球第一,比日本加美国加起来还多。 这么大的市场,怎么可能还跟着别人走?2021年国家就出了自己的《预制菜》标准,没抄日版,也没照搬欧标,而是盯着中式炒菜能不能复热后还香、调料能不能减盐不减味、冷链能不能从工厂直通小区冰箱。 这些,才是中国人真正关心的。 我小时候家里炖一锅红烧肉要两小时,现在买个预制的,加热五分钟,肉还是软烂入味,汤汁浓稠,这不叫偷懒,叫进步。 标准不该是“能不能吃”,而是“能不能吃得好”。 我们不需要否定别人,但更不能放弃自己说话的权利。 预制菜的未来,不该是“日式精致”或“美式效率”,而是“中国味道能不能被稳定复刻”。 谁能把麻婆豆腐、东坡肉、酸菜鱼做得家家都认得出来,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日本和全世界都沉默了9月24日,日本政坛爆出了一个大新闻,高市早苗突然扔出一
【39评论】【1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