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了亲戚几万块,没打借条,以为是情分;等他从美国催你还钱,你才明白,这钱早不是

天天聊国际 2025-09-28 03:42:43

你收了亲戚几万块,没打借条,以为是情分;等他从美国催你还钱,你才明白,这钱早不是情分,是悬在头顶的账单。 我表姐去年借给弟弟30万,说“你先用,不急还”,结果他买房后移民美国,三年没音信。 今年他发消息说:“姐,我工资刚涨,下个月转你一半。 ”她没回,心里凉了半截——不是嫌钱少,是怕自己成了他人生里一个可计算的负债项。 这不是个例。 我朋友在洛杉矶做会计,帮亲戚代管过五笔“家庭借款”,最后四笔都闹上法庭。 最讽刺的是,原告和被告是亲兄妹,证据链完整到连微信聊天记录都截图了,法院判了,亲情也判死了。 老一辈觉得“一家人不说二话”,可当钱跨越太平洋,汇率、时差、文化差异全成了催债的帮凶。 你在美国加班到凌晨,收到国内消息:“你爸住院了,你妈说你之前说好要还的五万呢? ”——这时候,亲情不是港湾,是债务催收中心。 中国法院现在明文说:家庭借钱,超五万必须留书面凭证。 不是不信任,是怕你连“不还”的资格都没有。 口头承诺在法律眼里,不如一张超市小票可靠。 我见过最聪明的亲戚,每次转账都附一句:“给你垫着,不急,等你方便。 ”然后微信备注写:“家庭互助款,无息,无期限。 ”——不提还,也不提不还,留着余地,也留着体面。 钱可以借,但别让情分变成待还的账单。 真正的亲情,是对方穷困时你伸手,不是你有钱时他盯着你账户。 别等钱还了,心也碎了。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果子狸

果子狸

2
2025-09-28 06:32

你自己开口说借钱,人家把钱给你了。你收了钱,却自以为是情份,不用还钱。你说谁有病?

天天聊国际

天天聊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