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付中国的方法,竟然和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招数如出一辙!现在他们的计划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建立起来,美国根本不用出兵,就能实现目的…… 八十年代日本车和电子卖得火热,美国对日贸易逆差直线上升,后来五国在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急速升值,日本出口压力大,资本回流国内后炒房炒股,泡沫破了经济一蹶不振,三十年都没缓过来,美国靠汇率操控和后续一连串动作把日本拖进了泥潭。 现在这套剧本被搬到了中国,从2018年开始美国不断加征关税,2025年依然没松口,进口中国货成本越来越高,美国今年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额外加了10%税,很多订单迫不得已转往其他市场去找出路。 甚至美国接连把中芯国际等中国科技巨头拉进黑名单,限制关键芯片、技术流向中国,到今年台积电对南京工厂的出货许可也被撤销,中国高端芯片产能受到制约。 美国还在推动供应链全球转移,说是降风险,实际就想把中国从产业链中心踢出去,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建厂,三星和LG也跟着布局,但美国本土成本高、人才紧缺,新产业圈成效有限。 而中国和当年日本更是完全不一样,14亿人口带来的内需市场很大,外销受影响内需能补上,加上中国的产业链完整,越南、印度这些国家想接盘,配套和加工能力短期内都学不过来,所以供应链一转美国那边小企业成本飙升,大到行李箱小到零件进货价都涨,客户自然跑了。 在稀土资源上中国也掌握主导权,今年加强出口管控,七种稀土出口要报用途,而全球超过90%供应都靠中国,美国想找澳大利亚蒙古这些地方替代,可分离和加工技术一时半会根本学不来。 外贸上中国继续深耕“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和投资年年增加,东盟也成了咱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在RCEP的推动下,2025年中国和东南亚贸易还在涨。 中国在楼市和货币方面早做了调控防止重蹈日本覆辙,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成为出口新支柱,像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已经超过美国本土,宝马大众也都在中国追加投资。 美国这一连串动作果不光让中国更警觉,自己消费和制造业也受到冲击,中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做底气,全球产业对中国的依赖短期也难以取代,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工程师和企业都持续创新不断往前。 你对这样的博弈怎么看?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