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5日,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三(9月24日)表示,美国的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以及部分化学品,可能成为华盛顿与北京谈判中的"重要筹码"。 这话听着挺唬人,好像美国手里攥着能拿捏中国的王牌。实际上仔细琢磨琢磨,更像是打肿脸充胖子的姿态,毕竟这套路美国之前用了不少回,效果早就打折扣了。 贝森特敢这么说,确实有点老底撑着。 就说飞机发动机这东西,以前还真算美国的"独门绝技",全球民航发动机市场基本被美国和西方企业垄断着。国内的大飞机比如C919,一开始用的LEAP-1C发动机还是美国GE和法国赛峰合资搞的,进口的时候还得拿美国的出口许可证。 美国以前制裁伊朗、俄罗斯,就常拿这招掐脖子,所以贝森特觉得对付中国也能沿用老办法,觉得攥着供应链的关键点,谈判桌上就能硬气起来。 除了发动机,他还提了部分化学品、塑胶和硅材料。连IPO市场准入这些金融话题都扯进来,无非是想显得自己手里筹码多,怕别人觉得美国在博弈中落了下风。 但时代早变了,美国这想法纯属"习惯性思维",没看清现在的局势。我们早就料到美国可能会来这一手,这些年一直在加速自主研发,大飞机和配套设备的国产化进度肉眼可见,虽然短期还得用进口的,但依赖程度一直在降。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也有实打实的反制牌,比如稀土,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产量和九成以上的加工能力都在我们这儿。而稀土恰恰是制造飞机发动机、电动汽车这些高端产品的核心原料。 之前美国自己都得把稀土相关产品放进关税豁免清单,怕真闹起来自己的产业链先崩了。 而且贝森特话音刚落,中方第二天就用实际行动打脸了。9月25日商务部直接宣布,把6家美国企业拉进了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涉及军事、科技好几个领域。 比如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这些,长期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搞军事技术合作,触了核心利益,自然要付出代价。这波操作特别实在,不是嘴上放狠话,而是直接落地的措施,明摆着告诉美国:你敢拿筹码压我,我就敢动你的企业。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这招其实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就像之前限制芯片出口,结果美国自己的芯片企业营收大跌,英特尔都得大规模裁员,半导体行业协会都喊着"过度限制扼杀竞争力"。 飞机发动机也是一个道理,GE这些企业靠中国市场赚了不少钱,真要是长期限制出口,最先受不了的可能是美国自己的企业。今年7月的时候,美国不就主动恢复了发动机出口,还重启了波音飞机交付吗?说白了就是扛不住经济压力,知道彻底断供对自己没好处。 现在的中美博弈其实很清楚,不是谁手里有一两张牌就能赢的。美国总想用技术优势当筹码,可中国早就未雨绸缪,把供应链安全抓得牢牢的,而且还有稀土这种"王牌"在手。 中方这次拉黑6家企业的做法也很有讲究,只打那些违规的,对守规矩的企业还保持开放,既亮了底线,又没搞全面对抗,这格局比美国光喊口号强多了。 说到底,贝森特这通表态更像是给美国国内看的姿态,想显得自己有掌控力。但真到谈判桌上,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和准备,不是嘴硬。 中国早就用行动证明了,开放的门会开着,但核心利益绝不让步,美国想靠拿捏几个产品就占便宜,根本不现实。接下来几个月交锋肯定少不了,但谁更能扛住压力,谁的筹码才真管用,答案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美国人现在“恐印”到什么程度了,由于工作签证问题,印度人急于返回美国,结果美国人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