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被冻了几十年的人解冻时,打开液氮罐的瞬间,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 那场面实在有点惊悚,跟预想的 “复活奇迹” 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事儿过去没多久,咱们国家的科学家倒是在冷冻技术上有了新突破,让人忍不住琢磨:现在这技术,到底能不能成。 人活到头,总想跟老天爷掰掰手腕。有钱的、有名的,尤其不甘心。这事儿放以前是痴人说梦,但搁现在,医学都发达到这份上了,总有人想试试“暂停死亡”。可谁能想到,几十年前那位花大价钱把自己冻起来、等着未来医学捞他一把的大佬,等来的却是一场冒着寒气的“公开处刑”。 这故事的主角叫詹姆斯贝德福德,是个挺牛的人物。搁上世纪,人家就是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脑子活络,搞搞专利、炒炒股票,钱袋子鼓得不行。可老天爷是公平的,1967年,一张肾癌晚期的诊断书直接给他判了死刑。 换一般人可能就认命了,但贝德福德不。他读到一本叫《永生的期盼》的书,里头提的“人体冷冻技术”一下子就抓住了他。说白了,就是先把人冻上,等未来医学能治好他的病了,再给解冻复活。这想法在当时,简直比登月还科幻。 贝德福德当即拍板,成了全球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67年1月12日,他咽气后,立刻被放进了零下190多度的液氮罐里。这一冻,就是整整50年。 时间快进到2017年。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那个液氮罐。这可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复活”冷冻人,要是成了,那绝对是诺奖级别的历史时刻。实验室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围着罐子,紧张得手心冒汗。 罐子缓缓打开,冷气直往外冒。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都傻眼了。 没有想象中的安详睡脸,更别提什么睁眼奇迹。罐子里的贝德福德,鼻子塌了,脖子上还有两个明显的针眼,皮肤青一块紫一块的。这哪是准备复活的先驱,活脱脱就是恐怖片里的道具。现场的家属当场就崩溃了,赶紧叫停了解冻。 后来一分析,大伙儿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当年的技术实在是太糙了。给他注射的那个叫二甲基亚砜的冷冻保护剂,本来是想防止细胞结冰的,结果这玩意儿有毒,直接把他的血管和肝脏给整坏了。 更要命的是,冷冻过程中,体内的水分会形成无数细小的冰晶,就像亿万根小针,把细胞扎得千疮百孔。大脑,这个最精密、最宝贝的器官,自然也没能幸免。所以,别说复活了,他身体的内部结构早就成了一锅粥。 贝德福德的“世纪豪赌”,输得一败涂地。他满心期盼的抗癌神药,五十多年过去了,也还是没影儿的事。这场面,给所有对人体冷冻抱有幻想的人,浇了一盆透心凉的冰水。 你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完了?就在大家觉得人体冷冻纯属忽悠的时候,咱们国家这边,突然爆出个大新闻。 去年,复旦大学一个叫邵志成的团队,搞出个名叫“MEDY”的新配方。这玩意儿神了,它能让大脑在冷冻的时候,体内的水不结成要命的冰晶,而是变成一种像玻璃一样的光滑状态,专业术语叫“玻璃化”。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他们拿小鼠的脑组织做实验,冻了18个月再解冻。超过九成的神经元都还活着,还能正常传递信号。后来又用癫痫患儿切除的脑组织试,冷冻了150天,大部分神经元也活得好好的,甚至还能继续生长。 邵教授说得很实在:“我们现在的重点是保住大脑。因为只要记忆和人格还在,这个人就算‘回来’了。” 这个思路一下子就把格局打开了。以前大家总想着怎么把整个身体完好无损地冻起来,结果处处碰壁。现在集中火力攻克最关键、最脆弱的大脑,反倒取得了突破。 当然,从一块脑组织到复活一个完整的人,中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人体有37万亿个细胞,二百多种组织,心脏怎么重启?肾脏怎么排毒?这些都是天大的难题。不过,冷凍技術也不是全无用处。它在治病救人上,已经悄悄地大显身手了。 就在今年3月,深圳有家医院就用了个新招。对付肺部肿瘤,医生直接用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冷冻针扎进去,瞬间降到零下150多度,直接把肿瘤细胞给冻死了,连刀都不用开。上海那边的“靶向刀”更猛,零下170度和零上150度来回切换,癌细胞瞬间“冰火两重天”,当场就没了,还能立刻止血。你看,国产设备这回是真长脸了。 所以说,这技术本身没毛病,关键看怎么用。用它来治病,是造福人类。可要是指望它来实现永生,那可能就得掂量掂量了。 除了技术,还有两个更头疼的问题:钱和伦理。 在美国,想把全身冻起来,先准备好200万美元。这价格,普通家庭连想都不敢想。就算你真有钱,法律上的麻烦事儿也够你喝一壶的。假设你200年后真醒了,老伴儿早没了,孙子的孙子都比你老,银行卡销户,房产易主,你在这个世界上成了个“黑户”,怎么办?俄罗斯早就有学者警告,这种巨大的时代隔阂,很可能直接让“复活者”精神崩溃。 人体冷冻这事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对生命的无限执念,也给狂飙突进的科技敲了记警钟。
全球首例被冻了几十年的人解冻时,打开液氮罐的瞬间,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那场
历史脑洞
2025-09-28 12:02:1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