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 —— 兰屿,面积约 45 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相当于 67500 亩,可以对比澳门面积只有 33 平方公里。兰屿是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因上面盛产蝴蝶兰而得名。这地方位于太平洋外海,东边就是深海外海,岛屿陆地有一定的规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兰屿这地方可真不是普通的小岛,别看它在台湾岛东边的太平洋里不起眼,实际上是咱们中国台湾省实打实的战略宝贝,说它是西太平洋上的 “战略锁钥” 都一点不夸张。 45 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不是小数目,比澳门还大一圈,更别提钓鱼岛了,足足是钓鱼岛的十几倍,换算成亩就是 67500 亩,这规模足够撑起实实在在的战略部署,不是那种只能当个标记的小礁石能比的。 它是海底火山喷发堆起来的,岛上全是坚硬的安山岩,主峰芳兰峰能到 548 米,站在上面往四周看,附近海域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天生就适合当观测点。 最关键的还是它的位置,就在台湾本岛东边约五十海里的地方,正好把琉球、菲律宾和台湾本岛这三点串成了一条线,等于把西太平洋的航道咽喉死死攥在了手里。 这儿紧挨着巴士海峡的北口,而巴士海峡可不是普通水道,那是连接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必经之路,每年打这儿过的商船就超过 8 万艘,全球 5% 的海上贸易都得从这儿走,不管是东北亚的石油、工业品运到东南亚,还是东南亚的农产品、矿产往东北亚送,几乎都绕不开这片海域。 打个比方,这就像咱们家里大门外的必经之路,谁控制了兰屿,就等于在这条路上装了个 “岗哨”,过往的船只动向全在眼皮子底下,这战略分量还用说吗? 不仅如此,兰屿周围的海水深得很,平均都超过 3000 米,这种深海环境太适合大型战略潜艇隐蔽了,潜艇往这儿一藏,外面根本难发现踪迹。岛上全是山地丘陵,地形复杂,随便找个山坳就能建雷达站、观测点,别人的飞机、军舰刚靠近就会被发现,能给台湾本岛的防御争取不少反应时间。 现在岛上已经有个辅助机场,跑道 1220 米长,虽然只能停小型飞机,但要是好好扩建一下,部署个预警机、战斗机完全没问题,到时候整个巴士海峡乃至西太平洋的空域都能覆盖到。 想想看,咱们的海空军从这儿出发,不用绕远路就能直抵太平洋深海,航母战斗群的部署时间能大大缩短,这可是突破所谓 “第一岛链” 的绝佳跳板。 最近几年美日菲总在这一带搞小动作,就在前不久,美军的导弹驱逐舰、日本的登陆舰还和菲律宾的护卫舰在黄岩岛附近搞联合演习,说白了就是想在西太平洋抢话语权。 但他们心里肯定清楚,兰屿就在这儿杵着,不管他们怎么折腾,只要咱们把兰屿守好了,就能形成 “三角震慑” 态势 ;北连琉球方向,西接台湾本岛,南盯菲律宾,他们的舰队一动,咱们立马就能察觉。这就像在他们身边安了个 “监视器”,谁想在西太平洋搞小动作,兰屿这儿先过不了关。 可能有人觉得这岛现在看着挺原始,住着四千多达悟族人,好像没什么建设,但正是这种 “原始” 藏着大潜力。岛上有 38.5 公里长的海岸线,虽然多是峭壁,但找几处合适的地方建港口,就能停靠军舰、补给船;岛上的热带雨林里藏着丰富的水资源,能满足驻军和设施的需求;更别说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要是建个冷链中心,既能保障岛上供给,还能成为渔业集散点,经济和战略能互相支撑。 而且这地方风力特别大,年均风速能到 7.2 米每秒,建海上风电场再好不过,既能给岛上设 施供电,还能通过海底电缆连到台湾本岛,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能一起发挥。 咱们得清楚,兰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战略价值不是谁想抢就能抢的。当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占了台湾,也顺带把兰屿攥在手里,直到抗战胜利才还给中国,这历史就说明,兰屿从根上就是咱们的。 现在不管美日菲怎么勾连,不管他们怎么想在西太平洋搞 “势力范围”,只要咱们把兰屿这块战略要地守牢了,就等于在东南沿海竖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这岛不仅是块土地,更是咱们维护海洋权益、保障国家主权的 “定海神针”,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兰屿的战略价值是老天爷赏的,更是咱们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它的面积、位置、地形,每一样都透着 “关键” 二字,既能卡住全球贸易的黄金水道,又能撑起西太平洋的海防体系,还是突破岛链的前沿支点。 只要咱们把它建设好、守护好,就能在西太平洋站稳脚跟,任何外部势力都别想在咱们的海域上横行霸道,这就是兰屿最实实在在的战略分量。
终于知道为啥东北的美景都不宣传了🤣👌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