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莫斯科上空炸出火光。 近百架无人机分头突袭,七州联动,连克里米亚的安-26运输机都没躲过,直接炸成废铁。 更狠的是萨拉托夫——恩格斯基地挨了实锤,Tu-95MS旁边腾起蘑菇云,二次爆炸震得俄媒都不敢压消息。 这哪还是“骚扰式袭击”? 分明是拿战略资产开刀。 以前打油库、打前线机场,算是掐补给;现在直戳核威慑的命门,Tu-95MS可不是随便能造的玩意儿。 你炸我顿巴斯一天几十次,我飞一趟就能让你少一架能挂Kh-101的战略轰炸机,账算得清清楚楚。 乌军现在玩的是“用五毛钱的无人机,砸你五百万的家当”。 重点还不在军事目标,而在那几把烧起来的大火:萨拉瓦特化工厂一炸,火箭燃料生产线歇菜,拜科努尔发射任务都得往后推;伏尔加格勒泵站瘫了,南部输油网半边趴窝,加油站排长队成了常态;克拉斯诺达尔那个硝化纤维素厂烧到月底? 等于断了炮弹壳的口粮。 这不是打战争机器,这是拆发动机。 最要命的是打法变了。 过去海马斯打完就撤,靠人力标坐标,时效差几分钟就打偏。 现在无人机前出盯梢,发现弹药库装卸作业,一键回传,HIMARS立马点火,GMLRS-ER飞150公里精准灌顶。24小时干掉7座,效率翻倍。 以前是“打了再看”,现在是“看到就打”,闭环快得俄军连转移的时间都没有。 别再说什么“无人机廉价消耗战”了。 乌克兰早就不拼数量了,拼的是节点选择、情报链路和打击节奏。 每一架飞出去的无人机,背后都是卫星、电子侦察、AI分析在撑腰。 他们不是在乱炸,是在一张一张地掀桌子——你敢在前线堆人,我就敢在后方拆厂。 冬天快来了,但俄罗斯的能源动脉已经冒烟,军工血脉开始堵血栓。 这种打法不求速胜,专搞慢性失血。 疼不到立刻倒下,但每晚都在流血,你还止不住。
凌晨四点,莫斯科上空炸出火光。 近百架无人机分头突袭,七州联动,连克里米亚的安-
寒鸦栖复惊
2025-09-28 14:53:19
0
阅读:148
用户10xxx95
鹅粉见这文章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