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政府开始造势了,俄罗斯已给联合国新总部,选了一个好地方 谁能想到,联合国总

飞天史说 2025-09-28 17:41:17

普京政府开始造势了,俄罗斯已给联合国新总部,选了一个好地方 谁能想到,联合国总部的“搬家”话题又被炒热了,这次领头造势的是普京政府。 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会场堂而皇之地抛出一个新提案:把联合国总部从美国纽约迁到俄罗斯的黑海之滨索契。乍一听像是段子,实际上一点都不突然。 俄方这波操作并不是头脑一热,背后有着长期舆论铺垫,甚至连《环球时报》都直言,俄罗斯长期酝酿,就是想把“东道国”这顶桂冠摘过来。 这事不只是外交口水仗,牵扯到美俄关系、国际规则、还有各国对联合国未来的种种想象。联合国总部要不要离开纽约,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事。 拉夫罗夫这回提出索契方案,底气其实不小。他在联合国会上直接搬出斯大林的老梗,说当年苏联也想过让联合国总部落户索契。拉夫罗夫还不忘补刀:索契现在的条件远超想象。 2014年冬奥会那一套硬件,俄罗斯可是砸了将近500亿美元,场馆、酒店、交通、安保一条龙,放眼全球都能排得上号。 拉夫罗夫话里话外透着自信,仿佛“联合国总部搬家”这事只差各国点头。其实俄罗斯算盘打得明明白白,索契方案不光是地理意义上的“迁址”,更是软实力的秀场。 让联合国总部搬到自家地盘上,等于给自己加了顶外交光环,国际话语权也能顺便提升不少。只不过,现实里真要让联合国全球193个会员国都答应这事,比拿世界杯还难。 俄方这波操作有点像“放风筝”,既是话语权的展示,也是给美国下点马威。 毕竟索契的硬件确实够格,但政治上的“搬家”从来都不是说搬就搬。国际社会里,俄罗斯的提议更像是为自己和盟友争取博弈空间。这个提议甩出去,全球都得琢磨一阵子。 拉夫罗夫之所以提索契,梳理一下历史还真有点意思。上世纪40年代,二战刚结束,全球都在琢磨怎么搞个“世界组织”来管大事。 那会儿苏联和美国争得不可开交,斯大林据说还真有过让联合国设在索契的想法。当然,最后的故事大家都熟:罗斯福拍板,纽约成了联合国总部。 苏联不情不愿,但也算“帮了美国个忙”。这段历史,后来还被不少美苏冷战档案佐证过。拉夫罗夫如今翻出这段陈年往事,多少有点“借古讽今”的意思。 言下之意就是,当年咱给了面子,现在美国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国际社会的感受?不过历史到底是真是假,外人很难说清。 索契那会儿还是疗养胜地,能不能承担全球外交重任,连苏联自己都没底气。俄方借这段往事,更多是想提醒全世界:美国不是唯一的“世界管家”,俄罗斯也有资格亮牌。 对比下来,历史的分量和现实的分歧,反倒让索契方案多了几分讽刺意味。搬出斯大林的“传说”,其实是普京团队惯用的叙事手法,把今天的争议包装成历史的“未偿之愿”,让人听着更有点历史厚重感。 说到底,这场联合国“搬家”风波,最直接的导火索还是美国东道国的“尴尬事”。近年来,美国在签证、安保、外交礼遇等环节频频出事,搞得不少国家代表直摇头。 去年的联合国大会,巴勒斯坦代表团差点进不了美国国门,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的签证也被吊销。各国代表团因为签证被卡在机场,这在国际社会传开后,舆论一片哗然。 新华社和纽约时报的报道都列举了不少例子,光2023年这一年,受影响的代表团就不在少数。 中国代表直接批评美国违反了联合国东道国协议,还搬出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说事。美国这波操作,无形中点燃了各国对“多极化”的新期待。 大家都觉得,既然美国做不好,就该考虑换个地方。只是话说得容易,联合国总部要真搬,涉及地缘利益、安保、资金、外交惯例,光是投票这一关就难过。 现实里,早年联合国有时候碰到东道国闹情绪,会议就临时改在日内瓦、维也纳开,反正“总部”还在纽约。 这算是一种“权宜之计”,既不撕破脸,也给了各方台阶下。俄罗斯现在高调造势,更多是给美国加点压力,同时也让自己在国际话语场上多点筹码。 绕了一圈,普京政府这波造势其实是老问题的新变种。索契的确是个好地方,环境、设施都不差,但联合国总部要真搬过去,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俄罗斯想借这事提升地位,美国却不会轻易松口。索契方案更像一剂“猛药”,提醒世界别把规则和权利当成美国的专利。 国际秩序的变化,往往不是一场会议能决定的,需要全球共识和时间沉淀。会议可以临时换地,规则却得靠各方一点点博弈。 索契提议很热闹,搬家之路还长得很。对联合国来说,东道国责任和国际公平才是长期命题。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现在还说不准,但好在,关于联合国未来的对话已经悄然开启了。 参考资料:俄罗斯公开表态:支持这俩国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025-09-28 14:32·红星新闻

0 阅读:141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