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西游记》剧组没多久就花光了整整300万元的制作经费,得知这一消息后

陈砚之 2025-09-28 17:46:07

1985年,《西游记》剧组没多久就花光了整整300万元的制作经费,得知这一消息后,央视坐不住了,立马派出巡查组。 杨洁1929年生在湖北麻城,早年家境一般,父亲是老师,她小时候在上海和成都长大。1945年,她去延安学习,进了华北联合大学,还加入文工队当演员。那时候排节目,她从基础练起,声音和肢体都得反复磨。解放后,杨洁干播音员,先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那天,她第一个播报消息。1953年肺病住院,调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边治病一边照顾妈。1958年进北京电视台,从电视戏曲节目入手,1961年导京剧《香罗帕》,开始摸索镜头语言。 1974年,杨洁去湖南电视台帮忙转播文艺节目,录了湖南省京剧团的《玉堂春》,还录湘剧《柜中缘》和花鼓戏《刘海砍樵》。她把这些录像带回北京,整理胶片,积累了地方戏曲的处理经验。1976年又录湘剧《百花记》,团队在乡村搭台,她负责协调设备。回北京后,杨洁参与更多电视制作,1979年和邓在军一起导迎新春文艺晚会,也就是央视第一届春晚,节目以歌舞和小品为主,观众反响好。这让她尝到电视直播的甜头。 1980年,杨洁导第一部电视剧《崂山道士》,去山东崂山取景,故事讲道士用法术,特效简单但接地气,播出后好评多。1981年,她导《小院风波》,改编评剧,拍北京胡同生活。11月,央视领导找她谈《西游记》,她52岁,二话不说接了,但强调得有钱。她从小爱原著,组建团队,挑演员像六小龄童演孙悟空、迟重瑞演唐僧。开机前,她开会讨论剧本,重点是神话怎么落地。 杨洁的经历从广播到电视,一步步扎实。她不爱走捷径,选材总挑有文化味的,拍戏注重真实感。这为《西游记》打下基础,让她能扛住后来的难关。 1982年7月3日,《西游记》剧组在浙江开机,预算300万,得盖道具、布景,还得跑地方取景。杨洁先带队东南线,3月从北京出发,过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拍黄山普陀山张家界这些地儿。4月转西南,陕西四川云南,丈量秦岭峨眉山丽江古镇。回京汇报,她列出场地清单,大部分景定了。本想去泰国印度,但时间经费跟不上,就搁置了。 开机后,拍大闹天宫,建宫殿模型,孙悟空翻腾用威亚,妖怪打斗借跳水运动员从蹦床跳,摄像躺地上拍。特效没设备,全靠手工,猴毛假发手工缝,土办法多。剧组人多,生活费服装费车马费堆起来快。到1985年,拍15集,钱花光了。杨洁核账单,发现采购单差旅单都对得上,但总和超支。消息传央视,有人匿名举报,说剧组旅游磨洋工,该查查。 央视坐不住,1986年4月派调查组,三人小组从财政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和央视来,带笔记本计算器坐火车到绍兴。组长是财务专员,杨洁接他们进临时办公室,桌上发票领条摊开。会计一对一核对,布料单显示假发线用量,差旅单列里程。杨洁解释每笔来源,选景支出来自实地勘测。调查组翻账簿,一页页比对,没多余记录。 他们走出办公室,看剧组日常。演员吃馒头咸菜,片酬每集几十块,孙悟空最多也才那点。杨洁领他们看拍摄,斗白骨精挥棒镜头,特效用布条拉。采访演员,六小龄童说钱够买烟。调查组问伙食,杨洁说轮流煮饭,条件紧。晚上油灯下汇总,账目清,无公费旅游。组长揉眼,记录剧组苦。 调查组发现,剧组没挥霍,经费全在正事儿上。选景跑几千里,鞋底磨穿,特效土但省钱。演员工资低,生活简。举报是误会,杨洁忙拍戏没空理风言。央视领导听汇报,眼圈红,追加100万。剧组喘口气,继续干。这事儿说明,那年代拍大片不容易,钱少活多,得精打细算。 巡查组走后,杨洁松口气,但经费问题没根治。300万在八十年代是巨款,央视不想填无底洞。剧组条件差,反映出国产剧起步阶段的窘迫。杨洁坚持用土办法,省出特效空间。这次查账,不仅清白,还让领导看到诚意。 追加100万后,剧组补道具,重拍遗漏。拍到后期,又见底,杨洁停机,去企业拉赞助,披大衣坐公交,递剧照求支持。工作人员打电话找关系,小观众寄零花钱。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贷300万,杨洁接支票,复位拍摄。演员工资不变,每集最高90最低30,物价涨他们不涨。杨洁审剧本,删通天河真假美猴王等5集,原30集变25集。 1986年,前11集播出,观众追着看。1988年,全集完。杨洁导其他历史剧,像1997年《司马迁》,拍古城墙,注重史实。2000年导《西游记续集》,原班人马,但观众挑剔,说故事雷同。杨洁看开,时代变了,选择多,续作难超老版。 杨洁原则强,在领导前不拍马屁,商人前不吹牛,选角只看合适。后期,她觉得导演说不上话,潜规则多,受不了就退。2012年出书《敢问路在何方》,忆拍摄路,提白龙马老去无人管。2014年出《杨洁自述》,口述九九八十一难。 2017年4月15日,杨洁在北京走,享年88岁。她让《西游记》成经典,师徒形象家家熟。她的坚持,值。

0 阅读:48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