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31岁的女子想和25岁的男友结婚,她主张先给男友30万嫁妆,男友再给他们家60万彩礼。父母觉得不靠谱,想着先跟亲家见个面聊聊,可亲家在英国,得去国外才能见。父母想和对方沟通,可一开语音,对方就挂断,只能用文字聊。他们怕女儿被骗,就对女儿大吼大叫——毕竟女儿之前就被骗过100多万。可女儿觉得父母无凭无据,没资格说男友是骗子,自己特别自信,还和父母互殴起来。调解员问她男友是做什么的、在哪里,女子说,我不能出卖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如果男友是骗子,我给妈妈赔礼道歉。当父母再次提起她被骗100多万的事,女子反驳道,谁还没有被骗过?怎么老揪着不放。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更让人心寒的真相。王女士已经不是第一次为爱情掏空家底了,父母提到她去年刚被人骗走100多万,名下三套房子都被她偷偷卖掉还债。这次恋爱才谈了三个月,她又从父母那里要走30多万买车,结果车不见了,卖车的20多万也跟着蒸发。父母发现这个新男友比上次更神秘,连语音通话都不敢接,提到房产证明就推脱“父母名字不方便出示”,只会用文字承诺60万彩礼。 更离谱的是,王女士为了维护这个素未谋面的男友,竟然拿起剪刀插烂家门,把家里值钱的古董摔得粉碎,还对母亲动手导致一身伤痕。调解现场她完全失控,尖叫着“我就要嫁给他”朝母亲砸东西,仿佛陷入某种精神控制。父母哭着说女儿半年内从他们手里拿走70多万,不给钱就拿着剪刀吓人,逼得老两口卖房度日。 这种所谓的“爱情”早就超出正常范畴。男方所有行为都符合“杀猪盘”特征:虚构海外背景、拒绝语音验证、制造紧急资金需求。可悲的是王女士不仅拒绝清醒,还把父母的担忧视为迫害,用“谁还没被骗过”来合理化自己的盲目。她甚至扬言要独自去英国找男友,完全没意识到对方可能根本不存在。 从法律角度看,王女士父母完全可以追回损失。《民法典》明确规定受胁迫进行的财务往来可以撤销,而那个神秘男友若真存在,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罪。但比法律问题更棘手的是王女士的心理状态,她似乎把物质奉献当作证明真爱的唯一方式,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让她成为诈骗分子的完美目标。 整件事最讽刺的是,王女士口口声声要维护隐私,却对男友连基本身份信息都说不出来。当调解员试图联系男方时,所有电话石沉大海。这种单方面信任构筑在虚无缥缈的文字承诺上,就像用沙子盖楼,稍微现实点的考验就会崩塌。父母的心痛不止在于钱财损失,更是眼睁睁看着女儿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还反过来责怪伸手拉她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河南郑州,31岁的女子想和25岁的男友结婚,她主张先给男友30万嫁妆,男友再给他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09-28 18:43: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