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1988年蒋家丢权,很多人痛批是蒋经国那三个儿子没出息,老大蒋孝文到处惹是生非,老二蒋孝武闯下江南案,老三蒋孝勇压根儿就不想搞政治。 可你有没有想过,以蒋经国当时在台湾说一不二的权威,真要把位子传给儿子,谁敢站出来反对? 蒋经国混政治这么多年,从来都不是一个死抱着家族利益不放的庸人。1935年在苏联时,25岁的蒋经国就对社会主义理论十分感兴趣,他向往那里的自由,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苏联名字: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埃利扎罗夫。对于父亲蒋介石在国内发动反革命的行为,他公开谴责表达不满,甚至一度要断绝父子关系。 1939年主政赣南时搞改革,他大刀阔斧查禁烟赌娼,发展经济,兴办教育,让其广受赞誉,1948年在上海 “打虎” 时敢碰孔祥熙家族,可惜最终被蒋介石紧急叫停了。这些经历让他明白了:政权存续靠的不是家族血脉,而是要顺势而为。 尤其是到了80年代,台湾的中产阶级起来了,本地人参政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也频频施压要求民主化,这时候再强行搞“父死子继”,只会把国民党推向死路。 所以蒋经国对扶持他三个儿子参政并没有多大欲望。 大儿子蒋孝文早年确实被爷爷蒋介石寄予厚望,蒋经国也帮他铺过路,安排他当金门电力公司的经理,想让他靠政绩攒点声望。可当蒋孝武因为酗酒患上糖尿病之后,蒋经国干脆就不给他安排任何政治差事了,一点硬扶他起来的意思都没有。 对最有政治野心的二儿子蒋孝武,蒋经国的做法更能说明问题。1984年江南案一爆发,所有人都以为他得护着儿子,结果他直接把蒋孝武外放到新加坡去了,还趁机把蒋孝武的情报部门给改了,不让他再碰权力。 要知道,蒋孝武管情报部门本来就是公开的事,要是蒋经国真想传位,完全能把这事压下去,哪会借着风波断了儿子的政治根?1985年他还两次公开说“从没考虑让蒋家人接班”,这下彻底把儿子们的路堵死了。 至于三儿子蒋孝勇,他从小就对参政没有任何兴趣,在军校毕业以后,就接管了台湾中兴电器公司董事长职位,后来在商界干的风生水起,算得上是商界奇才。 而选李登辉接班,也绝不是找个“傀儡过渡”那么简单。当时蒋经国在林洋港和李登辉之间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李登辉在美国留过学,又是台湾本地人,这样既能应付国际舆论,又能缓和本地人和外省人的矛盾。 其实早在80年代初,蒋经国就开始推行 “崔苔青” 政策培养本土人才,李登辉就是他重点推的人,他要的不是蒋家接着掌权,而是让国民党能在民主浪潮里活下去。 蒋经国的精明之处,就是保住了蒋家全身而退。他推动解除戒严、让台湾人能回大陆探亲,用这些民主改革让老百姓不那么恨蒋家的独裁统治。比起历史上那些王朝倒台时杀得血流成河,蒋家能平平安安退出,恰恰是他主动规划的结果。 因为1980年代的台湾,早已不是靠枪杆子和家族名望就能掌控的地方,与其让蒋家成为民主改革的靶子,不如主动交权,这样既能让国民党接着执政,又能保蒋家安全,避免被清算。
一提到1988年蒋家丢权,很多人痛批是蒋经国那三个儿子没出息,老大蒋孝文到处惹是
阿牛科普
2025-09-28 22:45:58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