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国家,为何突然变笨了?啥也不会了?因为从中国抢走的科技和知识用完了,西方人自己又创新不出来。 美西方国家显得“变笨”绝非偶然,不过是早年靠“拿来主义”攒下的科技家底快见底,自己又接不上创新的接力棒,那些藏着掖着的短板自然就露了馅。 早年间他们靠着船坚炮利在全球圈地,不仅抢资源、抢人才,还把别人的技术成果当成自家储备,压根不用费劲搞原创,这种坐享其成的日子过久了,自主创新的筋骨早就松了。 就说半导体这行,美国曾经何等风光,1990年本土晶圆制造产能占全球37%,几乎握着行业的命脉。这背后少不了早年对全球人才和技术的搜罗,靠着把别人的研发成果拿来消化,再包装成自己的创新,轻松占据了产业链顶端。 可他们偏偏不珍惜这份家底,一门心思搞高利润的设计环节,把费力的制造环节丢给亚洲,觉得这样既能赚快钱又省心。等到想回头时才发现,2020年本土产能已经跌到12%,连自家汽车厂都要靠进口芯片续命。 2021年那波芯片短缺闹得最凶时,美国关键芯片库存从40天跌到不足5天,多家汽车制造商被迫停产,商务部长急着喊国会批520亿美元救场,可建工厂哪是一朝一夕的事,产能缺口硬生生拖了半年都没补上。这就像把家里的粮仓拆了改赌场,赢钱时得意忘形,真到缺粮时连锄头都不会用了。 再看新能源领域,光伏技术最早是美国人搞出来的,可他们压根没想着落地量产,觉得这生意不如卖石油来得快。结果中国闷头搞研发、建产能,如今占了全球90%的光伏产能,把成本降到原来的零头。 现在美西方国家想搞碳中和,转头发现连光伏组件都得从中国买,自己连条完整的生产线都凑不出来。 电池技术更是如此,欧洲专利局2024年的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电池领域专利申请前十全是亚洲企业,LG、宁德时代这些名字霸占榜单,美国企业连影子都没见着。曾经靠抢技术发家的他们,如今在核心能源技术上彻底没了话语权,只能看着别人领跑。 专利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欧洲专利局2024年的统计里,虽然美国还是专利申请来源国榜首,但增长势头早被中国和韩国甩在后面。 人工智能领域看似美国占了34.4%的申请量,可细分到图像识别这种关键技术,亚洲企业的增速比他们快得多,而且美国的专利多集中在软件算法,真正能落地的硬件技术反而依赖外部供应。 这就像只会画菜谱,却连灶台都砌不起来,再花哨的理论也变不成实打实的产品。更有意思的是电气机械领域,这可是清洁能源和电池技术的核心,亚洲申请人占了五分之二还多,欧洲企业只有西门子勉强挤进前十,美国企业干脆集体缺位,早年攒下的技术优势早被耗得一干二净。 供应链的乱象更暴露了他们的“笨”。2021年美国供应链危机闹得沸沸扬扬,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堆满集装箱,一个箱子的搬运时间是中国港口的两倍,这两个港口在全球效率排名里排到三百开外。 一边是国内需求比疫情前涨了22%,一边是港口劳工辞职率飙到2.9%,430万人说走就走,连卸货的人都凑不齐。 政府急着让港口24小时运作,可基础设施早老化了,铁路公路跟不上,空箱子堆了28万个运不出去,新货又进不来,活活把港口变成了停车场。 这场景多滑稽,就像以前靠抢别人的车马队撑场面,自己连条平整的路都修不好,真到要运货时,只能眼睁睁看着货物烂在码头。 他们总爱说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可真到比拼硬实力的时候,短板一抓一大把。美国喊了十几年制造业回流,想把工厂从中国迁回去,结果墨西哥的工厂招不到熟练工人,本土建芯片厂连工程师都不够用,最后还是得从亚洲挖人。 欧洲搞新能源车,电池要从中国买,电机技术依赖日本,好不容易搞出个车企,核心零部件一半靠进口。 这就像搭积木,以前靠抢别人的零件搭出高楼,现在零件用完了,自己连基本的榫卯结构都不会做,只能对着空架子发呆。 说到底,美西方国家不是真的变笨了,只是被“拿来主义”养懒了。早年靠抢资源、抢人才、抢技术轻松领跑,让他们误以为创新是理所当然的事,压根没想着培养自己的研发体系和产业生态。 等到那些抢来的技术红利耗光,自主创新的能力早就退化了。现在看着中国在光伏、电池、人工智能这些领域迎头赶上,他们不是想着踏实搞研发,反而搞技术封锁、逼企业“脱钩”,结果把自己的供应链搅得更乱,芯片短缺更严重,光伏组件价格涨得更凶。 这跟小偷吃完偷来的米,反而怪主人不继续施舍一样荒唐,毕竟靠抢来的风光,终究是长不了的。
美西方国家,为何突然变笨了?啥也不会了?因为从中国抢走的科技和知识用完了,西方人
迎丝的趣事
2025-09-29 10:49:52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