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于良心发现,首相石破茂在卸任前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在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谴责以色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29 11:28:52

日本终于良心发现,首相石破茂在卸任前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在联合国大会上强烈谴责以色列的种族灭绝,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时间问题",对以色列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将采取应对措施。 人之将走,其言也善。前不久宣布辞职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任期最后时刻甩出的这波操作,确实把日本一贯 “跟着美国走” 的外交画风给改了,放在以前简直不敢想 —— 毕竟就在他发言前半个月,日本外相还在记者会上说 “暂不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那会儿美国国务院和以色列外长还忙着给日本竖大拇指,说这是 “懂规矩的决定”,结果石破茂一上联合国讲台,直接把之前那套说辞掀了,对着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痛斥 “绝不容忍”,连 “种族灭绝”“关闭两国方案通道” 这种硬词都抛了出来,这在日本外交史上真算头一遭。 毕竟过去几十年里,日本在中东问题上要么跟着美国装哑巴,要么说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哪儿见过这么直白的批评。 石破茂说以色列扩大地面行动会加剧饥荒,这话可不是随便喊的口号,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 8 月底刚发的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加沙地带现在有 230 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占当地总人口的 90% 还多,其中 110 万人已经到了 “极度缺粮” 的地步。 简单说就是再没吃的就要饿死。更揪心的是孩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加沙 5 岁以下儿童里,每 3 个就有 1 个严重营养不良,今年以来已经有 287 名儿童直接死于饥饿和相关并发症,还有不少孩子因为没干净水喝得了霍乱,躺在临时医院里连块像样的病床都没有。 更荒唐的是援助物资根本送不进去,加沙南部的拉法口岸每天能过的卡车撑死了 120 辆,可实际需要的是每天 500 辆才能勉强满足基本需求,有时候以色列还以 “安全为由” 关停口岸,7 月份就有一次关了整整 4 天,那几天加沙的难民营里,好多家长抱着孩子在援助点哭,就盼着能拿到一点饼干,结果等来的却是空卡车 —— 这些数据就摆在那儿,石破茂要是还跟以前一样装没看见,别说国际社会要骂,日本国内的民众先不答应。 日本网民早就对政府这种 “美国不点头就不敢动” 的样子不满了,推特上随便一刷就能看到吐槽,有人说 “全世界也就日本当小弟当得这么彻底,美国不承认巴勒斯坦,日本就跟着装瞎”,还有自由记者志叶玲专门写了篇长文,说日本之前暂不承认的立场,被以色列当成了 “国际支持” 的证据,印在宣传册里到处发,把日本的国际形象都搞成了 “只看美国脸色的跟屁虫”。 石破茂显然是听到了这些声音,所以才在发言里特意说 “对日本而言不存在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只存在什么时候承认的问题”,这话一出口,不仅堵了国内的骂声,还跟国际社会站到了一起 —— 要知道现在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里,已经有 153 个承认了巴勒斯坦国,连英国、法国、加拿大这些美国的老牌盟友都早就表了态,日本要是再拖着,别说在中东没法立足,连在 G7 里都要被当成 “异类”。 至于他提到的 “对以色列采取新的应对措施”,也不是放空炮。去年 7 月,日本就跟着七国集团一起,对 4 名在约旦河西岸施暴的以色列定居者实施了资产冻结,还禁止他们入境日本,这可是日本第一次对以色列相关人员搞制裁。 现在石破茂放话要 “采取新手段”,大概率是要在经济援助上动手 ,日本每年给巴勒斯坦的援助差不多有 3 亿美元,同时也跟以色列有不少贸易往来,比如半导体、汽车零部件这些,要是真断了这些合作,以色列肯定得肉疼。 而且他还留了个心眼,特意提到 “巴勒斯坦要建立问责的治理体系”,这话既显得不是一味偏袒,又堵了那些说日本 “反以” 的嘴,算是把外交分寸拿捏得很准。 说到底,石破茂这步棋走得既聪明又实在。卸任前不用再看美国和国内保守派的脸色,索性把憋了好久的实话讲出来,既回应了民众对 “外交软骨病” 的不满,又顺着英法等国的步调站到了国际道义这边,顺便还能给继任者留下个 “敢说真话” 的政治遗产。 毕竟加沙的惨状已经藏不住了,联合国救济工程处的工作人员都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说难民营里的孩子因为没饭吃,只能捡地上的野草充饥,这种情况下再跟着美国沉默,别说 “良心发现”,连基本的人道主义都谈不上。 石破茂这波操作,算是给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日本中东外交,难得刷了回正面分,要是换了任期内的首相,估计还真没这个胆子 ,毕竟不用考虑连任,说话自然硬气多了。

0 阅读:55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