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看朝鲜的下场,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何不向大俄提供军事支持了,在俄乌冲突中,一向与老美不对付的朝鲜全力以赴,不仅送去火箭弹和炮弹,还派出了人力,几乎倾尽所有去帮俄罗斯,可到头来,老美一提议谈判,大俄立刻就答应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谈判桌前坐着的是美国和俄罗斯,乌克兰都只能勉强算个配角,至于朝鲜,压根就没人给它准备椅子,这场景多少有些讽刺,付出最多的那个,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那个。 朝鲜这次的投入确实不小,根据韩国情报部门披露的数据,朝鲜向俄罗斯输送了数百万发炮弹和火箭弹,为了完成这些订单,国内的军工厂开足马力,连那些技术落后的老旧生产线都重新启动。 除了武器弹药,朝鲜甚至派出了数万名士兵前往前线,对于一个长期被国际制裁、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这种规模的援助几乎是在掏空家底。 朝鲜的粮食危机和能源短缺问题本就严重,如今又把有限的资源大量投入到别国的战争中,内部的困境只会越来越严重。 朝鲜为什么要这么做?说到底还是被逼到墙角的选择,长期的国际孤立让朝鲜迫切需要外部支持,能源、粮食、技术,这些维持国家运转的基本物资都严重依赖外援。 俄罗斯同样面临西方制裁,双方在困境中抱团取暖,朝鲜用自己堆积的库存弹药换取俄罗斯的石油和粮食,甚至还希望能获得一些航天技术,从朝鲜的角度看,这是一次绝地求生的交易,是在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孤注一掷。 问题在于,这笔交易的回报远没有预期中那么美好,俄罗斯接受了朝鲜的援助,在战场上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当美国提出谈判意向时,俄罗斯几乎没有犹豫就坐到了谈判桌前。 整个过程中,没人问过朝鲜的意见,也没人在意朝鲜的诉求,朝鲜送出去的那些弹药和人力,并没有为自己换来任何实质性的话语权,俄罗斯依然按照自己的战略节奏行事,朝鲜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 更糟糕的是,朝鲜这次站队带来的风险正在逐渐显现,它公开支持俄罗斯的行为,彻底得罪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本就严厉的制裁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一旦俄罗斯在某个时刻选择妥协或转向,朝鲜就会发现自己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它押上了所有筹码,却没能在大国博弈中争取到任何保障,这种处境无疑是危险的。 再看中国的选择,就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思路,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军事援助,没有送过一枚子弹,也没有派遣任何作战人员,这种克制并非软弱,而是基于长远利益的理性计算。 中国的经济已经与全球市场深度融合,与美国、欧盟的贸易额每年都是天文数字,这些贸易关系背后是无数工厂的运转和无数家庭的生计。 一旦直接军事援助俄罗斯,西方必然会实施更严厉的制裁,中国的供应链和外贸体系都会受到严重冲击,这种代价是不可承受的。 中国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在冲突爆发后,中国的外交团队频繁往返于欧洲各国,推动对话和谈判,试图通过和平方式缓解局势。 中国既没有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也没有中断与乌克兰的粮食贸易,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做法看似没有明确的立场,实际上是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战略空间。 中国不需要通过直接参与战争来展示友谊,也不需要用倾尽家底的方式来换取盟友的认可,它要做的是保持自身的发展势头,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推进国内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 国际政治的残酷之处就在于,它从来不看谁付出得多,只看谁的筹码更有价值,朝鲜以为的雪中送炭,在大国眼中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甚至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 俄罗斯接受援助时客气几句,转身去谈判时就把朝鲜抛在脑后,这不是背叛,而是国家利益优先的常规操作,所谓的盟友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交换,一旦情势变化,任何承诺都可能被重新计算。 朝鲜的遭遇给所有国家上了一课,那就是在大国博弈中,小国的倾囊相助往往换不来对等的尊重,中国的策略则证明了另一个道理,保持理智和克制,不轻易押注,反而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保持主动。 当战火最终平息,坐在谈判桌前的永远是那些算得清账、守得住底线的国家,朝鲜拼尽全力想挤进那个圈子,中国却从一开始就明白,有些时候不坐反而更稳。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美国为什么不再支持乌克兰?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