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同意放赵构的生母韦氏回南宋。临走前,钦宗赵桓跪拦韦氏的马车,哭求:“跟九弟说

靖江的过去 2025-09-29 20:43:28

金国同意放赵构的生母韦氏回南宋。临走前,钦宗赵桓跪拦韦氏的马车,哭求:“跟九弟说,让我回去,我只当道士,什么都不要。” 绍兴十二年春天,上京还有寒风。一辆简装马车准备出发,车帘动了下,露出小块素色锦缎。 突然,衣衫破烂的赵桓跌撞冲来,“扑通” 跪下,双手死死攥住车轮。 “嫂子!求你告诉九弟,让我回宋朝,我愿终身当道士,绝不争皇位!” 哭声打破清晨的安静。这人是被掳到金国十余年的钦宗。 车中的韦氏隔着帘子含糊应道:“我回去会想办法。” 接着就催车夫启程。她当时不知道,这句承诺最终没法兑现。 韦氏南归的背后,是南宋初年的权力争斗与人性挣扎。她被掳北上的经历,正是靖康之耻受害者的缩影。 宣和七年,开封城被攻破,韦氏跟着徽宗、钦宗和数千宗室,被金兵押往北方。 俘虏队伍里,皇后、妃子常遭士兵欺辱,韦氏虽是贵妃,也没能幸免。 到了上京后,她和三百多名女俘被送进洗衣院 —— 名义上是皇家洗衣机构,实际上是金国贵族处置宋俘的地方。 据金国典籍记载,洗衣院的女子要干重活,还得听从贵族传唤。韦氏在这儿待了十五年,期间曾投靠完颜宗贤,甚至生了两个孩子。这些事后来被南宋皇室掩盖。 同一时期,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靖康之变时,他因出使在外侥幸逃脱,建炎元年在应天府称帝。 赵构刚即位,就遥尊韦氏为 “宣和皇后”,表面是显孝心,实际藏着政治算计 —— 借尊崇韦氏树立仁孝形象,削弱钦宗的正统地位。 但赵构求和的路很艰难,从建炎到绍兴年间,他派了十几批使者去金国,甚至在给金帅宗翰的信里自称 “臣构” 求活路,金国却始终态度强硬。 建炎三年,苗刘兵变成了关键转折。将领苗傅、刘正彦以 “钦宗回来后皇位归谁” 为由,逼赵构退位,兵变虽被平定,却让赵构忌惮兄长回来。 这种心思为绍兴和议埋下伏笔。建炎四年,秦桧带着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的主张南归,得到赵构重用,两人结成主和同盟。 绍兴十一年,南宋军力逐渐增强,赵构却不顾反对,以 “莫须有” 的罪名杀了岳飞,换取和金国议和的机会。绍兴和议中,“送回韦氏与徽宗灵柩” 是他最迫切的要求。 为达成目的,南宋割让淮河以北的土地,每年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还承认金国对中原的统治。即便这样,金熙宗仍犹豫,直到使者何铸在宫中下跪哀求,才松口同意。 消息传到上京,乔贵妃备好酒送韦氏,哭着说:“姐姐归乡就是再生,我却要埋在胡地了。” 两人相拥而泣,韦氏强忍着眼泪,知道这是唯一的归乡机会。 南归路上麻烦不断。到燕京时天气炎热,金兵拒绝继续南下。韦氏谎称中暑病危,暗地里向金国使者借了三百两黄金,承诺加倍偿还,用部分黄金赏赐士兵,才让队伍继续出发。 可过了淮河进入南宋境内后,金国使者变卦,以 “怕南宋赖账” 为由拦下车队要欠款。韦氏联系弟弟韦渊和王次翁,两人却因怕秦桧或等皇帝决断不肯帮忙,韦氏被拦了三天三夜。最后随行官员王㬇变卖财物、借钱,才凑够黄金解了围。 绍兴十二年九月,韦氏的车队到了临安。赵构带着两千多名官员在临平城外迎接,仪仗堪比祭天。 据《迎銮七赋》记载,韦氏坐棕顶轿子,后面跟着载徽宗灵柩的车子,赵构扶着轿子,母子相拥而哭。 但这份 “孝心” 掺了假 —— 赵构故意把韦氏的年龄改大十岁,说她被俘时四十八岁,掩盖她在金国生子的经历。韦氏住进慈宁宫成为太后,却不再提对钦宗的承诺,她清楚赵构不会让兄长回来动摇皇位。 韦氏南归还引发了柔福帝姬案。建炎四年,一个女子自称柔福帝姬逃回南宋,经查验后被封公主、指婚。 可韦氏回宫后说 “柔福早死了,这是假的”,赵构马上杀了这个女子。后世考证,韦氏因怕女子泄露自己在金国的屈辱经历,才编谎话灭口,这成了她的污点。 被留在金国的钦宗,最终没等到归期。绍兴二十六年,他被完颜亮逼着打马球,从马上摔下来,被乱马踩死。 消息传到临安时,韦氏正在宫里拜佛,听到后只是默默掉眼泪,没跟赵构提任何关于接回兄长灵柩的请求。 这时候的她早就明白,自己的太后之位和安稳生活,都建立在钦宗永远回不来的基础上。十八年后,韦氏在慈宁宫去世,享年八十岁。 她的墓里陪葬了大量金银珠宝,和当年在洗衣院遭受的屈辱形成刺眼对比。这场跨越十五年的屈辱与归途,藏着太多算计与无奈。

0 阅读:60
靖江的过去

靖江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