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齐射,俄发电厂大爆炸,特朗普同意轰炸,乌克兰危机陷入死结 2025年9月2

飞天史说 2025-09-30 11:41:28

导弹齐射,俄发电厂大爆炸,特朗普同意轰炸,乌克兰危机陷入死结 2025年9月29日,一声巨响划破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的夜空,乌克兰军队的远程导弹直接命中了当地发电厂,瞬间引发大爆炸,大片区域陷入黑暗。 乌军这次行动,不仅动用了美制高精度武器,还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明确放行授权。 俄乌冲突由此彻底翻篇,走向了以暴制暴的“死循环”。能源中断的画面被各大媒体反复播放,背后则是各方战略、利益与信任的彻底撕裂。 这场突袭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乌克兰反击俄军前期空袭的“以牙还牙”之举。8月28日,俄军对乌克兰能源、铁路和防空系统发动了大规模打击,乌方损失不小,士气一度低落。 短短一个月后,乌军就用“海马斯”火箭炮、“游隼”战术导弹等美式装备,瞄准了俄境内最核心的能源命脉。 更让人玩味的是,乌军这次聪明地把发射阵地藏在哈尔科夫市的民用建筑里,明摆着是给俄军使绊子。 你要是反打回来,很容易落下“攻击平民”的口实,乌克兰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这招两面夹击,舆论战和实战一块打。 现场画面显示,爆炸的威力直接导致别尔哥罗德大片区域断电,工厂、医院和居民楼都受了牵连。俄方连夜派人抢修,社交媒体上满是乌克兰“这是对等报复”的说法。 泽连斯基等乌方高层的表态很直接,意思就是“你炸我电厂,我也让你尝尝没电的滋味”。这种针锋相对的打法,彻底把战争推上了新台阶。 过去还讲一点“边界”,现在连后方都不安全,战场范围拉得更大,谁都不敢打包票明天还能不能开机取暖。 乌克兰的这波操作,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影子。特朗普政府的特使凯洛格已经公开承认,美方授权乌克兰用美制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 要知道,特朗普以前可是把拜登放宽武器限制的做法骂了个遍,结果自己一上台,立场就来了个大掉头。 媒体早就爆料,特朗普团队内部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有人主张强硬,有人担心刺激俄罗斯,但最后特朗普还是拍了板。 美国的算盘其实挺明白。俄军8月28日的空袭,不仅让乌军损失惨重,连西方提供的高端装备都遭了殃。 美国这次支持乌克兰打到俄境内,既是给乌克兰撑腰,也是给俄罗斯敲山震虎,向欧洲盟友输出“我们始终站在你们身后”的信号。 同样,美国也赌了一把,觉得可以通过增加俄罗斯的代价,把普京逼回谈判桌,最好能让俄方主动让步。 但这种做法,把风险系数抬到了天花板,外界不少专家都指出,这等于拆掉了冲突初期“不打本土”的最后一道闸门,美俄直接发生碰撞的概率直线上升。 特朗普的这步棋,表面上是给乌克兰加了把火,其实也是把美国自己拉得更深。过去美国在俄乌冲突中还有点“远程遥控”的意思,现在连最后的“安全距离”都消失了。 更现实的是,外交解决的大门被自己关上了。俄罗斯原本就对美国的态度信不过,现在有了实锤,信任彻底清零。 俄方的反应一点不含糊,普京和他的发言人轮番上阵,警告说绝不会容忍乌克兰用外援武器威胁俄罗斯的经济和安全。 可以预见,俄军接下来会升级反击,目标很可能锁定乌克兰的决策中枢、基础设施,甚至可能把西方在乌的支持体系纳入打击范围。除了导弹,网络攻击、能源手段甚至信息战、经济制裁都有可能一齐上阵。 眼下这场冲突,已经陷入了彻底的死结。你来我往,循环报复,双方动作越来越激进,谁都退不了步。 美国一边加码武器援助,一边又担心局势失控;俄罗斯则坚决不让步,甚至把报复的范畴扩展到更广。 信任在不断消耗,和谈的基础被连根拔起,双方都在用军事手段抢占主动,谁都不愿意先松口。本来,国际社会还指望大国之间有最低限度的沟通渠道,现在连这个都快没了。 这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拔河赛,谁都不肯先松手。武器援助和升级授权,原本是想给乌克兰加点底气,结果却把整个地区拉进了更深的泥潭。 眼下,想要靠某一方的军事优势终结战争,几乎没有希望。反而是长期化、扩大化的风险越来越大,和平的机会被一点点消磨掉。 “9·29”导弹袭击事件,成为了俄乌冲突中极为关键的节点。它集中了战术冒险、大国授意和战略僵局,把危机推向了一个新高点。 在国际调停失灵、各方意愿分裂的当下,类似的远程互袭只会越来越多,僵持和升级已成常态。 局势的解锁,已不再只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较量,更考验美俄之间是否还有一丝危机管理的智慧。 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别让人道灾难继续扩散。眼下,这场危机已成死结,国际社会该为全球安全敲响警钟。 参考资料:俄称乌军袭击致别尔哥罗德州大面积停电 2025-09-29 01:04·财联社

0 阅读:240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