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刚刚表示:“有些国家正在贸易上对美国形成威胁,这些国家需要被

天天纪闻 2025-09-30 11:46:41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刚刚表示:“有些国家正在贸易上对美国形成威胁,这些国家需要被美国修理一下,比如印度、巴西、瑞士。这些国家,都在做出损害美国利益的事。”美国用了“修理”一词,真把自己当成江湖老大,把印巴瑞当成小跟班,不高兴了就修理修理!   说白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嘴里的“修理”,不过是霸权主义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露骨表演。   这就像街头巷尾的江湖混混,自己当惯了老大,见不得小弟们有半分自主,稍微不合心意就扬言“修理”,全然忘了如今的世界早不是单极霸权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   印度、巴西、瑞士这三个被点到名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在按照自身发展需求制定贸易政策?可到了美国眼里,只要不顺着它的利益诉求走,就是“损害美国利益”,就得被“修理”,这种强盗逻辑简直可笑又可悲。   先说说印度,这个被美国视作“威胁”的国家,最近几年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力让美国坐不住了。   美国原本想把印度打造成牵制亚洲竞争对手的棋子,又是提供技术援助又是承诺投资,可印度心里门儿清,知道半导体自主才是产业安全的关键。   于是印度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吸引全球芯片企业落户,甚至对部分美国芯片产品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土市场。   这在国际关系里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产业保护措施,可到了美国那儿就成了“损害利益”。   要知道,美国自己为了扶持本土芯片产业,动辄拿出几百亿美元补贴,还强迫盟友排除特定国家的芯片产品,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做派,早就被世界看穿了。   印度心里也清楚,跟着美国跑永远只能喝汤,只有攥紧产业自主权才有话语权,所以即便顶着美国的“修理”威胁,也没打算停下自主发展的脚步。   再看巴西,这个南美农业大国最近可是让美国的农产品巨头们急红了眼。   美国原本是全球大豆出口的龙头老大,可这些年巴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高效的农业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抢了不少份额。   更让美国不爽的是,巴西坚定地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贸易合作,今年上半年对华大豆出口就达3186万吨,占中国当月大豆进口总量的86.6%。   美国想让巴西减少对华出口、转而增加对美供应,还要求巴西降低对美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可巴西深知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对本国经济的重要性,自然不会轻易妥协。   于是美国一会儿威胁取消贸易优惠,一会儿扬言加征报复性关税,可巴西根本不吃这一套。毕竟大豆是巴西的经济支柱之一,中国市场是实打实的需求,美国的几句威胁根本动摇不了两国贸易的根基。   至于瑞士,这个以金融和钟表业闻名的中立国,怎么也成了美国的“眼中钉”?   答案藏在汇率和加密货币里。瑞士法郎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公认的避险货币,2025年9月30日的汇率显示,1美元只能兑换0.7974瑞士法郎,这种强势汇率让美国觉得自己的出口商品在瑞士市场吃了亏。   更让美国上火的是瑞士在加密货币监管上的宽松态度,瑞士楚格州被称为“加密谷”,吸引了大量加密货币企业入驻,而美国近期正在推动严格的加密货币监管法案,担心瑞士的宽松政策会让美国资本外流。   于是美国就给瑞士扣上了“汇率操纵”“监管不力”的帽子,威胁要采取贸易制裁措施。   可瑞士作为一个传统的中立国,在金融政策上向来有自己的考量,不会因为美国的施压就改变既定国策。   瑞士法郎的强势是市场对其经济稳定的认可,加密货币监管也是基于本国产业发展需求,这些都和“损害美国利益”八竿子打不着,美国所谓的“修理”不过是想把自己的监管标准强加于人罢了。   其实仔细想想,美国所谓的“修理”,本质上就是贸易霸凌的遮羞布。可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印度要发展自主产业,巴西要维护农业利益,瑞士要保持金融独立,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诉求,不会任由美国摆布。   美国越是喊着“修理”,越能暴露其内心的焦虑和无力。毕竟当一个国家只能靠威胁和制裁来维持所谓的“老大”地位时,说明它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通过公平竞争来赢得尊重了。   美国真该醒醒了,国际贸易不是江湖帮派,没有什么老大和跟班的说法。各国之间讲究的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而不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印度、巴西、瑞士不过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何错之有?   美国与其把时间花在琢磨怎么“修理”别人上,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贸易政策。   如果继续抱着霸权主义的老思维不放,动辄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威胁制裁,最终只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孤立,所谓的“老大”地位也终将成为泡影。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才是主旋律,霸凌注定没有出路。

0 阅读:25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