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已经盯上了台湾,并在签订《马关条约》后,展开了近50年的布局。 早在明治维新刚搞起来那会儿,日本就把台湾当成了向外扩张的第一块肥肉,1874年借着琉球人遇害的由头,搞出个牡丹社事件,派三千日军跑到台湾南部杀人放火,这哪是交涉,分明是武力试探,最后勒索了50万两白银才撤兵,算是把台湾的软肋摸了个透。 之后几十年更是没闲着,派了一批又一批间谍潜入台湾,把山川地貌、物产分布摸得门清,地图画得比清廷自己还精确,就等着下手的机会。 1895年《马关条约》一签,日本算是如愿以偿,可它没像其他殖民帝国那样只抢资源,反而玩起了更阴的套路——不是靠枪杆子把人压服,而是要彻底改写台湾人的生活底色。 刚占领那会儿,第三任台湾总督乃木希典搞了个“三段警备法”,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又补了个“匪徒刑罚令”,抗日的人抓了就杀,1896年云林大屠杀,五天之内杀了三万多无辜百姓,有些村子直接被抹成了荒地,这看似是武力镇压,实则是为后续的“改造”扫清障碍。 等到反抗声小了些,日本立马换了招数,搞起了“总督专制”,整个台湾的行政、立法、司法全捏在总督手里,还布下了密密麻麻的警察网,当时台湾民间哄孩子都喊“大人来啦”,所谓的“大人”就是日本警察,这些人管天管地,连老百姓拜什么神、说什么话都要插一杠子,成了钻进日常生活的“活阎王”。 但这还只是表面功夫,日本最阴的是从根上动手改文化。1895年刚占领就办师范学校,专门培养能给台湾人洗脑的教员,初等教育里全是日语课、武士道,中国历史文化提都不准提。 到1937年干脆一刀切,所有学校取消汉语课,说方言都要受罚,为了推日语还搞“国语家庭”,评上了能领好处,硬是把日语普及率从1930年的不到10%拽到1944年的70%。 更缺德的是教育双轨制,日本人的孩子上“小学校”,吃好穿好教得全,台湾孩子只能去“公学校”,经费自己出,课程全是种地、做工的技能培训,想读大学难如登天。 1928年建的台北帝国大学,花的是台湾人的税钱,1935年文政部61个学生里台湾人只占13个,理学部50人里才10个,摆明了就是不让台湾人懂学问、明事理。 生活上的改造更无所不用其极,强令烧毁祖宗牌位,逼着拜日本的天照大神,每月还要定时去神社参拜,连10月27日都成了强制祭祀的日子。 1940年搞《台籍民改日式姓名促进纲要》,改了姓能减赋税、找好工作,不少人为了活命只能妥协。 经济上则搞“农业台湾、工业日本”,台湾产的樟脑占世界4/5,全被三井物产专卖,一年就赚358万银元;稻米和蔗糖大多运去日本,岛内经常闹粮荒,号称“饥饿输出”,难怪有人说“一部台湾糖业史,就是一部日本殖民史”。 这种全方位的改造,把“中国人”的印记一点点从生活里抠掉,硬生生塞进去“皇民”的标签。 到了二战时,又搞“皇民奉公运动”,组织青年报国会、奉公团,把台湾人当炮灰用,可骨子里还是把人当二等公民。1930年雾社事件里,赛德克族人为了反抗,拿着原始武器杀了百来个日本人,结果日本动用毒气弹和山炮,把参与起义的部落几乎灭族,这就是不服“改造”的下场。 这种又打又拉、又骗又吓的套路,比单纯的军事占领阴狠多了,它不是要你的命,是要你的魂。 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可日本50年埋下的种子已经发了芽。 那些被奴化教育洗过脑的人,心里种下了“弃儿意识”,觉得自己既不是日本人也不像中国人,成了身份上的“孤儿”。两蒋时代还能压着,可日本在海外偷偷庇护台独势力,等机会一到就煽风点火。 现在台湾社会的认同混乱,说白了就是当年日本“改造”留下的后遗症,那些亲日媚日的风气、对历史的模糊认知,全是当年文化殖民的余毒。 美国不过是把台湾当棋子,用完了可能就扔,台独分子更是一群跳梁小丑,没了背后的历史心结撑着,根本成不了气候。 可日本当年的布局不一样,它是要从记忆层面切断台湾和大陆的联系,这才是最要命的。要让台湾真正回归平和,国际环境固然重要,但更得把那段被篡改的历史扒清楚,那些被烧掉的祖宗牌位、被替换的语言、被扭曲的记忆,都得一点点捋明白。不然的话,那些被强行植入的“皇民记忆”就像附骨之疽,身份困惑永远解不开。 毕竟,真正的割裂从来不是地理上的距离,而是文化根脉的断裂,只有把被日本挖断的根重新接上,让台湾同胞记起自己是谁、从哪来,这份刻在骨子里的认同才能真正回来,这比打赢任何一场仗都更关键。
说白了,台湾问题70年解决不了,不是因为美国太强,也不是台独太硬,而是日本太阴!
真实安德烈
2025-09-30 13:14:59
0
阅读:90
用户10xxx62
收台湾,收回来的是领土,凡事敢抵抗者全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