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有几场战役(包括局部战斗)解放军打得异常艰难,赢得也最为困难。  

地缘历史 2025-10-01 09:46:16

解放战争中,有几场战役(包括局部战斗)解放军打得异常艰难,赢得也最为困难。   那年冬天,战士们连尸体都顾不上掩埋,碉堡上全是血,风一吹,全城像在呜咽。   那是太原。不是山西的省会,是一座用碉堡垒起来的钢铁城市。   上万座工事,层层叠叠,像阎锡山给自己修的坟。   战斗打了半年多,解放军打得心都硬了,敌人死守到底,连小孩都上了战场。   可说这场最难的仗是太原,并不是因为时间长。要说真拼命的,还有淮海。   双堆集那一段,黄维兵团被围得死死的。   中原野战军为了让兄弟少死点,硬是在敌人火力底下挖了十二万米交通壕,一点点推进,最后推到了敌人前沿三十米内。   那不是打仗,是拿命去换命。   有个老兵说,那时候你一抬头就是枪子儿,想喊“冲啊”都怕引来一梭子火。   可是没办法,敌人火力太猛,不挖壕就全喂了机枪。   可问题来了,敌人不傻。黄维黄百韬这两支中央军,都是蒋介石的心腹嫡系,打得比谁都狠。   尤其是碾庄那一段,粟裕后来都说,那是他打过最惨烈的攻坚战之一。   华野围了十七天,伤亡惨重,敌人死也不投降。   你问为什么?那会儿蒋介石根本不想让他们突围,他要的是拖住解放军。   再说辽沈那边,有场仗叫“配水池”,你可能没听过,但说出来你不会忘。   锦州北边的制高点,敌人布了严防死守的钢筋碉堡,东北野战军3纵一个加强营去攻,800人,打完仗只剩25个还能数得出来的,站得起来的只有6个。   营长赵兴元,九次负伤,最后是被抬下来的。   那场仗,打到最后子弹都没了,靠刺刀和石头。   有人说,那地方后来三天三夜都弥漫着血腥味。不是文学夸张,是有人真回去看过,地都黑了。   但你可能想不到,最让人不敢回头看的,是孟良崮。   1947年,山东蒙阴县的山里,华东野战军围了张灵甫的74师。   27万对3.2万,听着像稳赢,可实际呢?   张灵甫是国民党里最能打的师长之一,74师装备好、战斗力强,硬是靠山地工事顶住了连续几天的猛攻。   那几天,山上根本没有完整的树,全炸碎了。   尸体和弹壳混在一起,老百姓三年没敢上山。   粟裕亲自指挥,靠的是战士一寸一寸啃下来的命。   一位老兵后来回忆说,那场仗打完,他整整两天没说话,眼里全是死人。   可最难的仗,不在战场,而在人的意志。   太原战役,解放军打了六个多月,两次主动暂停进攻。   不是不想赢,是打不下去,伤亡太重。   阎锡山那个老狐狸,把整座城变成了堡垒,碉堡一座连一座,互为掩护,子弹打上去都弹回来。   钢筋水泥、铁丝网、地雷阵,就问你怎么攻?   有段时间,战士只能用尸体堆掩体,掩在战友身后继续推进。   你以为这是抗战?不是,这是兄弟替兄弟挡子弹。   后来总攻那天,解放军集中了近1400门火炮,十路齐轰,一路打进城里。   可敌人不是吓破胆,他们是拿毒药、手榴弹跟你拼命。   阎锡山事前就发了500瓶毒药,说“成仁”不成仁,全靠自裁。   有人说,那天太阳没升上来,天是灰的。可没人在意,连天都顾不上看。   只要能拿下城,死都值了。   战斗结束那天,阎锡山早就跑了。   飞机载着他飞去了南京,留下一地狼藉和一座被鲜血浸透的城市。   这就是解放战争最惨烈的几仗——不是一刀一个敌人,而是一寸一寸挖出来、拼出来、啃下来的胜利。   没有哪场仗是轻松赢的。每一次胜利,都有人连名字都没留下。   你现在看到的和平,是他们拿命换来的。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一锤定音

一锤定音

1
2025-10-01 11:08

狗屁不通,乱七八糟,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