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业绩超29%,39只“翻倍基”,最牛接近195%

新浪财经 2025-10-01 14:50:04

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持续走强,结构性亮点纷呈,科技成长与资源品板块领涨,公募权益基金赚钱效应显著,业绩翻倍基金批量诞生!

具体来看,主流指数前三季度总体上演上涨行情,其中科创创业50年内涨幅达到63.04%,表现最好;创业板指、科创50、北证50、中证2000等指数表现强势,涨幅超30%,仅红利指数、中证红利出现下跌。

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前三季度行业表现也出现巨大分化。有色金属、通信、电子位居前三,年内涨幅均超50%,电力设备、综合、机械设备、传媒、汽车、计算机、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超过20%;煤炭、食品饮料、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板块逆势下跌。

在这样的基础市场下,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平均达到29.24%,最牛基金涨幅接近195%。

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季度单位净值

平均涨29.24%

受益于股市上涨,今年前三季度权益类基金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Wind数据显示,若不计算2025年成立的新基金,前三季度权益基金平均获得30.04%的单位净值增长率(包括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不含FOF、QDII,仅算主代码),表现明显好于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等主流指数。

具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前三季度整体平均获得29.24%的净值增长率。最低仓位分别为80%和60%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更能体现整体公募基金的权益投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5.44%、36.09%,净值上涨势头强劲。

受益于市场回暖,前三季度有98.41%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更有一大批基金净值创出新高。

最牛基金业绩近195%

39只“翻倍基”

2025年称得上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爆发的“大年”。

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指数稳中有进,结构性机会纷呈的格局,科创、AI算力、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表现突出,使得抓住这一波机遇的基金经理基金业绩颇丰。

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翻倍基”重出江湖。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共有880只主动权益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50%,其中39只超过100%,而最牛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接近195%。

具体来看,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A,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94.49%,成为全部基金的领跑者。其自2024年10月30日成立以来累计涨幅更是接近234%。作为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工具型产品,该基金主要布局高成长性行业,有锐度的赔率型资产,截至二季度末,主要配置算力产业链。

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A和吴海宁管理的恒越优势精选双双紧随其后,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分别为140.86%、128.21%。此外,中航机遇领航A、中银港股通医药A、交银优择回报A、红土创新新兴产业、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等表现较好,前三季度单位净值增长率均超120%。

不过,也有一批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仍有81只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负值,净值亏损超5%的产品有20只,其中7只亏损幅度在10%以上,表现最差的基金单位净值增长率更是达到-15.37%。

前三季度指数型基金诞生5只“翻倍基”

今年前三季度,创新药、通信设备、人工智能等板块轮番演绎,带动一大批指数基金的表现。

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成为最大赢家,指数型基金5只“翻倍基”悉数出自这一主题。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一路上攻,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118.52%,跟踪创新药的指数基金也纷纷大涨。在创新药行情的推动下,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创新药及医疗保健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A成为年内“翻倍基”。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A、富国恒生港股通创新药及医疗保健ETF联接A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也在90%以上。此外,易方达、鹏华、平安、银华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产品也表现居前。

除了创新药相关ETF产品之外,国泰、天弘、博时旗下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ETF,南方、华富、华宝旗下人工智能ETF,以及永赢、华夏、工银瑞信、国泰、华安等公司旗下沪港深黄金产业股票ETF也有不俗的业绩表现,前三季度单位净值涨幅超过80%。

1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