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美联储高管柯林斯明确说,就算美国政府部门关门停摆了,美联储也一点不受影响,该干啥还干啥。 说白了,政府停摆是政客的问题,管钱的央行可不跟着折腾。这也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底美国政府曾经停摆一个多月,当时美联储照样开会、调利率、发数据,完全没耽误。 就说大家还有印象的 2018 年底那次,特朗普要修边境墙,民主党死活不拨款,两党就这么僵着,直接让联邦政府停摆了 35 天,创下了史上最长纪录。 那阵子美国乱成什么样了?80 多万联邦雇员要么被强制无薪休假,要么天天上班却不知道啥时候能拿到工资,不少人得靠打零工、借高利贷过日子。国家公园全关了,游客进不去,周边商户每天得亏 7700 万美元,连门票收入一天都少 100 万。 更要命的是,FDA 的药品审批全停了,等着救命的新药拖了又拖,航空安全人员因为没工资闹情绪,航班天天延误,大家出门都提心吊胆。国会预算办公室后来算过账,就这 35 天,美国经济直接亏了 110 亿美元,其中 30 亿是再也找不回来的死钱。 可你猜美联储在干啥?人家根本没把这闹剧当回事,该怎么运作还怎么运作。就在停摆最厉害的 2018 年 12 月,美联储准时开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毫不犹豫地把利率往上调了 25 个基点,一点儿没含糊。 到了 2019 年 1 月,停摆还没结束呢,美联储又按时发布了核心 PCE 物价指数、工业产出等一堆关键经济数据,数据该怎么报就怎么报,半点儿没打折扣。 当时多少人担心美联储会因为政府停摆乱了方寸,结果人家该开会开会,该调利率调利率,跟没事儿人一样,对比那些停摆的政府部门,简直是两个极端。 往前数数,1980 年到现在美国政府都停摆 14 次了,美联储每次都稳如泰山。1995 年克林顿当总统那阵子,跟共和党议长金里奇吵翻了,政府两度停摆累计 26 天,社保事务全乱了,政府雇员工资拖了又拖,可美联储该发的经济报告一份没少,利率决策也没耽误。 2013 年因为奥巴马医保的事儿,政府又关了 16 天,当季 GDP 直接少涨 0.3 个百分点,消费者信心跌到谷底,可美联储该退出量化宽松照样退出,根本不受政治博弈的影响。这么多次事实摆着,不是说美联储运气好,是它真的有底气不看政客的脸色。 这底气说到底是钱的底气,美联储根本不用靠政府拨款过日子。跟那些一停摆就断粮的部门不一样,美联储的钱是自己挣的,主要靠买卖国债赚利息,还有给商业银行提供服务收点手续费,每年赚的钱除了自己运营开销,剩下的还得上缴财政部呢。 你想啊,要是它得靠国会拨款活命,那政客们早就拿预算当筹码逼它听话了,可现在人家经济上硬气,自然不用看别人脸色。这种财务上的独立性,就是它能在政府停摆时稳住阵脚的根本原因。 有人可能会问,政府停摆了,劳工统计局那些部门不发数据了,美联储咋决策呢?确实,2018 年停摆时,非农就业报告就推迟发布了,这次要是停摆久了,9 月的 CPI 数据可能也得拖阵子。 但这顶多是给美联储添点小麻烦,压根动摇不了它的独立性。柯林斯不也说了嘛,决策得看数据,但就算官方数据晚几天,美联储还有私营机构的补充数据,加上自己长期跟踪的经济趋势,照样能做出靠谱的判断。 而且从历史上看,就算遇到数据真空,美联储也不会乱改方向,2018 年停摆时它坚持加息,2013 年停摆后照样推进 QE 退出,从来不会被短期的政治混乱带偏节奏。 其实想想也明白,美联储要是跟着政府一起折腾,受伤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政府停摆已经让大家日子不好过了,要是管钱的央行再乱了套,利率忽高忽低,股市债市跟着疯涨暴跌,那房贷利息、企业借钱成本全得乱,本来就紧张的日子更没法过了。 柯林斯说 “美联储照常操作”,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是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让大家知道不管政客怎么闹,美国的货币政策不会掉链子。 这些年美国两党为了预算吵得越来越凶,政府停摆成了家常便饭,可美联储的独立性从来没被真正撼动过。14 次停摆,每次都让美国经济吃亏,从几亿到上百亿的损失累计起来吓人得很,可美联储就像个定海神针,不管外面怎么乱,它都按自己的节奏办事。 这不是说美联储完美无缺,可就冲它能在政府停摆时稳住阵脚这一点,就能看出它的独立性是真管用,不是喊口号装样子的。 所以柯林斯那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政府停摆是政客们的烂摊子,管钱的央行就该守住本分不掺和。事实一次次证明,美联储这独立性不是吹出来的,不管财政那边乱成什么样,它该开会开会,该调利率调利率,实实在在守护着美国的金融基本盘,这才是真正靠谱的 “管钱人” 该有的样子。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2024年中国G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