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前夜,马皇后派人送水果给刘伯温,刘伯温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只见篮

历史趋势解码 2025-10-03 00:28:46

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前夜,马皇后派人送水果给刘伯温,刘伯温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只见篮子里赫然放着俩枣一梨。第二天,刘伯温见到朱元璋跪地高呼:臣愿归乡养老,侥幸保得一命。 历史上有句话叫”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功臣的下场往往不太好。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就碰上了这事儿。这位被誉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的神算子,怎么就从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变成了要被除掉的眼中钉?而马皇后送的那几个水果,又藏着什么玄机? 刘伯温这人在历史上名气不小,民间甚至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他本名刘基,浙江青田人,从小就聪明得不行,读书过目不忘,还精通天文地理、兵法韬略。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刘伯温原本在元朝当官,但看到朝政腐败,心里憋着一肚子气。 1360年,朱元璋派人请刘伯温出山帮忙打天下。刘伯温一看这个起义军头子还真有点门道,就决定跟着他干。刚一见面,刘伯温就献上了《时务十八策》,把当时的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朱元璋看了直呼内行。从那以后,刘伯温就成了朱元璋的重要谋士。 说起刘伯温的本事,那真不是盖的。陈友谅围攻南昌的时候,正是刘伯温力劝朱元璋亲自去救援,这才有了后来鄱阳湖大战的胜利。北伐的时候,刘伯温制定的”先取山东,再夺河南,占据潼关”的战略,为明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刘伯温,朱元璋能不能坐上皇帝宝座还真不好说。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开始分封功臣。但让人意外的是,刘伯温这么大的功劳,却只被封了个伯爵,俸禄比其他开国功臣少了一大截。刘伯温倒是没说什么,但朱元璋心里却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朱元璋这人疑心病重得很,他觉得刘伯温有几个地方让他不放心。首先,刘伯温是中途投靠的,不像徐达他们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难保没有二心。其次,刘伯温太聪明了,什么都能算出来,万一哪天算出对大明不利的东西怎么办?更要命的是,刘伯温这人有原则,不愿意配合朱元璋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这事还得从选丞相说起。朱元璋先后提出杨宪、汪广洋两个人选,但刘伯温都觉得不合适。杨宪虽然是刘伯温的朋友,但刘伯温认为他气量不够。汪广洋代表淮西功臣集团,刘伯温也不看好。最后朱元璋提到胡惟庸,刘伯温直接说这人当丞相会把国家拖垮,就像让一个不会驾车的人当车夫一样危险。 刘伯温的话后来被证明完全正确,胡惟庸确实差点把明朝搞垮。但当时朱元璋听了很不高兴,他本来想借刘伯温的手除掉一些人,结果刘伯温不配合,这让朱元璋更加怀疑刘伯温的忠诚度。 洪武三年的一个秋夜,马皇后注意到朱元璋脸上经常出现杀气腾腾的表情。她暗中打听后发现,朱元璋已经对刘伯温起了杀心。马皇后觉得刘伯温功劳这么大,就这么死了太可惜,于是想了个办法救他一命。 第二天,马皇后亲自到果园里挑了些水果,特意选了一个梨和两个枣,装在篮子里让人送给刘伯温。这看起来就是普通的赏赐,但刘伯温一看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一梨二枣”谐音”一离二早”,意思是赶紧离开,越早越好。 刘伯温收到这个暗示后立马行动起来。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直接跪在朱元璋面前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见刘伯温这么识趣,当场就同意了。刘伯温以为这样就能保住小命,赶紧收拾东西回了老家青田。 但朱元璋的疑心病哪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刘伯温在家乡住了几年后,朱元璋还是觉得不放心。洪武八年,刘伯温突然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探病。胡惟庸带着所谓的御医和药材去了青田,刘伯温知道来者不善,拒绝服用胡惟庸带来的药,不久后就去世了。 临死前,刘伯温做了两件事。一是把一本天书交给儿子献给朱元璋,并规定刘家后代不能看这本书。二是让儿子送一筐鱼给朱元璋。当时谁都不明白送鱼是什么意思,直到17年后太子朱标死了,朱元璋才恍然大悟。 原来刘伯温早就算出朱家后代会像筐子里的鱼一样,在狭小的空间里相互厮杀。果然,后来发生了靖难之役,朱棣和朱允炆叔侄相争,血流成河,正应了刘伯温的预言。 刘伯温的故事告诉我们,再聪明的人也斗不过猜疑心重的皇帝。马皇后那几个水果虽然救了他一时,但终究改变不了悲剧结局。你觉得刘伯温如果不回乡,会不会有别的出路?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231

猜你喜欢

历史趋势解码

历史趋势解码

预测历史趋势,揭示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