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男子花25500买了一套毛坯房,之后就外出打工,9年后回来要装修房子,才发现房子被卖了,买家也装修了房子,男子要求买家搬离 ,可对方要求男子赔偿装修费,男子不同意,说新房变二手房,他凭什么还要掏装修费。 “我2015年就买了这套房,攒了9年钱准备回来装修当婚房,结果钥匙插不进去,里面还住着别人,装修得比样板间还好看!”河南许昌禹州的楚先生站在自家房门前,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的疲惫。这场由一套集资房引发的产权闹剧,让他和爱人的婚房梦碎了一地。 2015年的禹州,集资房因价格亲民成了不少刚需购房者的选择,楚先生看中了一套面积130.75平方米的毛坯房,还附带一个22.43平方米的储藏室,总价255000元。“当时觉得捡了大便宜,虽然是集资房,但有购房缴款通知单,还有三张集资建房款和天然气初装费的收据,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楚先生回忆道,因为刚工作没几年,手头资金不够装修,他便和爱人商量好,先外出打工攒装修钱,等赚够了再回来把这套毛坯房装成温馨的婚房。 这一去就是9年,楚先生在外地打拼,心里始终揣着对婚房的期待,偶尔和爱人视频时,还会畅想房子装成什么风格,2024年,他觉得攒的钱差不多了,便和爱人一起回到禹州,准备开启人生新阶段。 可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钥匙来到房门口时,却发现门锁已经被换了,敲门后,开门的是一对陌生夫妻,对方一脸疑惑地问:“你们找谁?这是我们家。” 楚先生的爱人当时就红了眼,哽咽着说:“这是我们买的房,你们怎么会住在这里?”经过一番拉扯,真相才像剥洋葱一样,呛得人直流泪,这套房被小区物业人员冒名顶替,以“合法房源”的名义卖给了现在的住户,对方还花了不少钱把毛坯房装成了精装房。 “我们是2023年从物业手里买的,手续都挺‘正规’的,谁知道是冒名的!”现任房主也一肚子委屈,他展示了自己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凭证,“我们也是普通购房者,想着物业推荐的房子靠谱,就花了大价钱买了,还投入了十几万块钱装修,现在让我们搬,损失谁来赔?” 楚先生更觉荒谬:“这是我的新房,被他们装成了二手房,凭什么要我承担装修费?物业把我的房子卖了,他们才是始作俑者!”他立刻找到小区物业,但对方要么推诿要么回避,无奈之下,他只能报警并联系了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求助。 记者介入调查后发现,涉事物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伪造了楚先生的签名和相关购房手续,将这套集资房“二次售卖”,在铁证面前,涉事人员已被依法逮捕,但房子的归属和装修费的纠纷却远未结束。 楚先生拿着自己2015年的购房缴款通知单(上面明确标注面积130.75㎡、单价1030元,储藏室面积22.43㎡、单价650元),多次向相关部门申诉,法院也已对他的购房证据合法性进行了认定。 此事在网络上发酵后,网友们吵翻了天; 有网友愤怒表示:“物业这是监守自盗!把业主的房子当商品卖,必须让他把牢底坐穿!” 也有网友同情现任房主:“买家也是无辜的,辛苦攒钱买房装修,结果是赃房,这损失哪个部门能管管?” 还有法律从业者指出:“集资房本身产权交易就存在风险,购房者在交易时一定要核实产权的每一道手续,同时物业企业的监管漏洞也得好好查查。” 这场风波体现出了集资房交易的灰色地带、物业监管的严重缺位,也提醒着所有购房者:买房不是小事,尤其是产权复杂的房产,每一道手续都要盯紧,一旦发现权益受损,要第一时间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千万别让自己的“安居梦”变成“维权路”。 那么,你觉得楚先生、现任房主、涉事物业,谁该为这场闹剧承担主要责任?如果你是楚先生,会愿意赔偿装修费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河南洛阳包工头李先生,2025年秋天算是踩了个大雷。给当地中医院干了装修,147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