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方反制后,澳大利亚总理急了!据了解,本周中方已经将必和必拓美元计价的铁矿石全停了,连在海上飘的货都没例外,知道这个消息后,阿尔巴尼斯就公开喊“失望”,催着赶紧解决,国库部长更是急着找必和必拓老板谈。 说到底,澳方这急脾气,全是怕手里的“摇钱树”真晃悠起来,毕竟铁矿石可是澳大利亚最值钱的出口货,2023年光这一项出口就有1361亿澳元,其中85%都卖到了中国,等于大半收入都靠咱们市场撑着。 搁以前,这事儿想都不敢想。早几年咱们的钢企买铁矿,那真是散兵游勇各自为战,你家订两船,我家补三船,根本拧不成一股绳。就说跟力拓谈长期合同,前前后后磨了大半年,最后还是得接受对方的涨价要求,人家说每吨涨几十美元,咱们除了被动点头没别的办法。 倒不是钢企不想硬气,实在是铁矿石是炼钢的命根子,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这类巨头又握着全球主要的供应源,咱们没替代渠道,只能仰人鼻息受委屈。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方敢下这个手,全是因为腰杆硬了,这底气就来自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个“超级采购团”。以前各家钢厂散着买,等于把议价权拱手让人;现在中矿集团把全国的采购需求攥到一块儿,成了全球最大的铁矿买家,说话自然有分量。 其实这次停购早有苗头,9月初中矿集团就已经让钢厂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金布巴粉,这次连美元计价的所有品类全停,明显是谈判桌上没谈拢后的升级动作,就是要让澳方看清咱们掌握主动权的决心。 更关键的是,咱们现在早不是非澳大利亚铁矿不可了。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眼看着就要投产,那儿的矿石品位能到65%,比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高出5个百分点,杂质少不说,炼钢时还能省不少成本。 要知道皮尔巴拉可是澳大利亚铁矿的核心产区,以前靠着规模大稳坐老大位置,可西芒杜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能到1.2亿吨,直接就能抢它的市场份额。 除了海外新矿,咱们自己的废钢产业也顶上来了,2023年废钢总产量都快2.5亿吨了,业内都说未来一二十年,废钢得超过铁矿石成炼钢的第一原料。用废钢不仅便宜,还能少排1.5吨二氧化碳,正好符合钢企减碳的需求,这可是咱们能自己说了算的资源,根本不用看别人脸色。 中国宝武这些企业还早早就布局了海外权益矿,利比里亚的邦矿项目、西澳的昂斯洛铁矿都已经投产了,昂斯洛项目年产能3500万吨,能采三十年,刚果的扎纳加铁矿更是规划了3000万吨的年产能。 按照钢协的计划,2025年咱们的海外权益矿产能要达到2.2亿吨,到时候就算少买澳大利亚的矿,供应也稳得住。有这么多后路撑着,中方停购自然有恃无恐,反倒是澳大利亚这边,早就被各种问题缠得头疼。 澳洲矿业现在日子本就不好过,今年二季度矿业工资支出比去年涨了7.44%,跟2021年比更是涨了三成,可利润却降了12.33%,等于赚的钱还不够给工人涨工资的。 更麻烦的是澳洲刚通过“同工同酬”法案,劳务派遣工得跟正式员工拿一样的钱,必和必拓CEO都吐槽这法案只涨工资不提高生产率,以后成本还得往上走。 他们想靠绿色转型救场,比如搞什么绿色铁素项目、试验微波炼铁,可这些技术成本高得吓人,连专家都说现阶段根本不划算,而且搞转型需要的光伏板、新能源矿卡,还得从中国买,等于卡脖子的环节换了个地方还是在咱们手里。 这种时候中方停购,等于往澳方的伤口上撒了把盐。必和必拓自己都不敢多说,发言人只含糊其辞说“没法评论商业安排”,其实心里比谁都慌——作为给中国供矿的三大巨头之一,丢了中国订单,库存堆着不说,股价都得跟着跌。 澳大利亚政府更清楚利害,今年6月的报告早就预警,明年铁矿石出口收益可能从1160亿澳元跌到1050亿澳元,现在中方一停购,这预期的亏损恐怕还得扩大。 不过两边都没把话说死,还留着谈的余地。阿尔巴尼斯后来也找台阶下,说“价格谈判常这样”,算是给自己和中方都留了面子。但咱们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以前卖家说了算的日子早过去了。 从当年散买吃亏,到现在中矿集团集中采购主动调控,再到布局海外矿、发展废钢产业,每一步都是为了把议价权攥在自己手里。这可不是耍脾气,是真的变强了——有了稳定的替代来源,有了集中的采购力量,自然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澳大利亚现在急着谈,本质上是怕这棵依赖中国的“摇钱树”真的不稳了。但主动权这回已经转到咱们手上,想谈可以,就得按咱们的规矩来。
据说东大与必和必拓公司价格谈不拢,对方还要求用美元结算,所以东大暂停了对澳洲的铁
【1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