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学校公布了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整体反馈显示,部分985、211院校的多个专业,包括理工农医等,出现了缩招超过30%的情况,甚至有的学校部分专业招生人数直接砍掉了一半。 面对985、211院校大量缩招的情况,对于26考研的同学,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评估缩招幅度,再理性决策。如果目标院校缩招幅度较小,比如从20人缩招到18人,且推免名额没有大幅增加,那么可以继续坚持原来的目标。此时,需要复盘复习进度,找出薄弱模块进行针对性复习,同时关注目标院校近三年的复试线、报录比,确认缩招是否会导致分数线大幅波动。 如果缩招幅度超过30%,或者原本招生人数就较少(比如从15人缩到5人),这时就要理性权衡是坚持还是换学校。若对该专业兴趣强烈,职业规划也依赖该专业背景,且复习进度领先,可选择坚持,但一定要联系直系学长学姐,确认缩招是否因专业调整导致,避免后续再有变动。 第二,合理调整报考目标。若决定换学校,优先选择考试内容相似的院校,比如专业课参考书版本略有差异,或自命题科目与统考大纲重合度较高的学校,以减少复习成本。也可考虑学硕转专硕,因为专硕考试难度通常较低,且招生人数更多。此外,要避开雷区,提前查看目标学校是否有大小年现象,以及是否有突然大幅缩招的历史。 第三,进一步优化备考策略。无论坚持原目标还是更换目标,都需优化策略。复习到现阶段,应少花时间在冷门知识点上,重点攻克英语阅读、政治多选题、专业课真题中的高频考点。若目标院校参考书调整或自命题改统考,需对比新旧书或新旧大纲,找出变与不变之处精准发力,新增内容或未覆盖内容要作为重点优先攻克。 最后,评论区打出“上岸”,祝大家一战成硕。
2025年高考,为啥大家反应冷淡得出奇?
【20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