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多年,我发现一条规律: 高中的学霸,初中肯定也是学霸;初中的学霸,小学亦是

当代夜话 2025-10-05 01:37:33

陪读多年,我发现一条规律:

高中的学霸,初中肯定也是学霸;初中的学霸,小学亦是学霸。但反过来推却不一定,小学成绩好,不代表初中成绩好;初中成绩好,也不代表高中成绩好。

还有一条规律,那就是小学成绩差,初中大概率还是差;初中成绩差,中考即使能勉强过关,上了高中后也还是差。因为初中都学不好,到高中真的没啥希望。

有的人会说“有些孩子开窍晚”,世事无绝对!的确,肯定会有个例的存在,咱们讲的也是大概率和小概率事件,但个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所以不必拿“幸存者偏差”来举证!

那么,小初高各个阶段,成绩好的孩子,都有什么特点?

1、小学是习惯特别好,习惯好了成绩就不差;初中是态度特别好,只要肯认真学,成绩就不会差;高中是天赋特别好,除非智商过人,不然想考高分非常难。

2、小初高的知识点占比是1:3:30,这样看小学要学的内容连3%都不到,但却要用6年时间去学,为什么?

如果真正学起来,小学的知识一个学期就能搞定,之所以把时间拉这么长,正是因为培养学习上良好的习惯需要这么年的时间。

比如:写作业不磨蹭、上课认真听、书写端正、坚持阅读、整理错题、做题不马虎,计算精准等等。

这些习惯抓好了,稳居班三,甚至是年三都不是问题。

3、初中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小心思开始多了起来,很多小学挺认真学的孩子,到初中开始变得应付了事,脾气还大,家长说不了,一说就炸。

所以初中的学习,习惯、方法这些还是其次,关键是态度问题,态度不端正,成绩就不会好。

态度端正,肯踏实学,不做表面功夫,不糊弄老师和家长,对自己负责,那么成绩就不会差。

初中的知识点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不管天赋怎么样,肯认真学,每个人都有机会上重高。

4、到了高中,真正拼天赋的时候到了。高中的学霸,那一定是天赋了得,智商高的存在,我的说学霸,是指总分能上600分以上的学生,特别是650+的,光靠努力是万万考不到这个层次的。

高中的学习,天赋第一,努力第二!有天赋的学生,又肯努力,那就是无敌的存在,高考妥妥985是没问题的。

有天赋,但不肯努力的学习,最后能考得怎么样,全看运气,大部分都是在211末尾徘徊。

相反的,没天赋,但肯努力、习惯又好,态度又端正,985上不了,211却可以冲一冲,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学生在普娃里,已经算顶尖了。

而没天赋,又不肯努力的,上不了高中,早在中考就被刷掉了。

以上就是小初高三个阶段的学霸特点,每个阶段的保持好成绩的关键因素都不同!

0 阅读:66
当代夜话

当代夜话

深夜人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