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 “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联合国面临的现实困境。纽约总部聚集了 32 个直属机构,106 个下属单位高度集中,形成了 “曼哈顿官僚孤岛” 效应。 更棘手的是资金问题,美国作为最大会费国,累计拖欠的常规预算与维和费用已达 28 亿美元,占联合国年度常规预算的 75%。 资金缺口迫使联合国冻结招聘、削减人道项目,甚至影响全球应急响应能力。 哥伦比亚总统在联大公开倡议迁址,俄罗斯外长直指关键岗位被北约国家垄断,全球南方国家话语权不足,这些声音让 “搬迁” 议题浮出水面。 古特雷斯的回应并未选择激进的整体迁移。他正式推动的 “分散职能方案”,核心是保留纽约总部的核心地位,将部分后台行政与研究型机构分散至其他地区。 这一方案并非临时起意,联合国早有类似布局传统。 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肯尼亚内罗毕的三大办事处,因职能广泛被称作 “联合国城”,维也纳国际中心以每年 1 先令租金租用 99 年,内罗毕办事处则是唯一设在发展中国家的总部级机构,负责环境与人居领域工作。 就在九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STEM 教育研究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相继在上海揭牌,前者更是联合国系统在欧美以外的首个全球一类中心。 浙江德清早已落地联合国直属地理信息中心,成为全球地理信息领域的重要枢纽。 这些机构的落户,并非偶然的选址安排,而是基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基础与合作意愿。 联合国的职能 “东移” 趋势,在数据中清晰可见。 中国多年来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2024 年会费占比已升至 15.25%,仅次于美国。在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的维和人员累计超 5 万人次,是安理会五常中派遣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种持续投入,让中国成为联合国各项事业的重要合作伙伴,也为机构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古特雷斯曾多次表示,中国的参与对全球治理至关重要,这种认可已转化为具体的合作成果。 总部整体搬迁的传言,忽略了《联合国宪章》的刚性约束。 迁址不仅需要联大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还需安理会五常全票通过,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都能终止提案。 纽约总部所在的 7.29 公顷土地是洛克菲勒家族捐赠的 “国际领土”,历经数十年积累的外交网络与基础设施,也让迁移面临巨大成本阻力。 网信河北曾就此辟谣,明确联合国从未讨论过总部搬迁问题,相关传言多源于早年个别国家议员的提议,并非官方决策。 当前已落地的职能分散案例,更能说明联合国的布局逻辑。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在八月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亚及阿富汗区域中心,重点辐射中亚地区。这类安排均基于区域需求与合作基础,而非刻意 “选择” 或 “省略” 某个国家。 中国已承接的机构,同样是根据自身优势与全球治理需求精准匹配的结果,体现了联合国对务实合作的追求。 古特雷斯推动的职能分散,本质是让联合国更好适应多极世界的需求。 纽约总部仍将是决策核心,而分散的机构能让联合国的服务更贴近不同区域。 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早已从 “候选选址地” 转变为 “积极参与者”,通过具体机构落地参与全球治理,用实际行动支撑联合国事业发展。 传言终将随事实澄清而消散,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联合国在变革中展现的务实方向。 当职能分散的布局逐渐成型,联合国将能更高效地履行使命,而中国的持续参与,也为这种变革注入了稳定的力量。
直接省略中国?联合国要“搬家”,最新迁址决定,古特雷斯正式敲定,惊动了国际?
文人学社
2025-10-05 08:57:41
0
阅读: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