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飞机那么害怕火控雷达照射?不夸张的说,一旦被火控雷达照射,就是歼20也跑不掉。 火控雷达照飞机,可比被狙击手瞄准还吓人,那根本不是简单的 “被发现”,而是直接被武器系统给 “锁了命”,就算是歼 20 这样的隐身战机,遇上这情况也得捏把汗,绝非危言耸听。 先得搞明白,火控雷达跟咱们常说的搜索雷达压根不是一回事。就拿预警机上的雷达来说,那是 “广撒网” 的路数,波束像探照灯似的扫过去,目的是赶紧发现 “哪儿有飞机”,至于这飞机飞得多快、往哪儿拐,精度不用太较真,能报个大概位置就行。 但火控雷达是啥?它是武器系统的 “专属瞄准镜”,波束窄得跟激光笔似的,根本不搞大范围扫描,盯上一个目标就死死黏住,跟饿狼锁着猎物似的绝不松口。 这窄波束的厉害之处可太关键了。 一来能量特别集中,就算隔着几十上百公里,也能精准 “抓” 到飞机反射的微弱信号; 二来能把目标的底细算得明明白白 —— 速度多少、高度多高、往哪个方向飞,甚至连拐弯时的加速度都能实时算出来,这些数据可不是给飞行员看个热闹的,是直接传给导弹的 “导航坐标”。 现代空战里,导弹能不能打中目标,全靠火控雷达给的这些 “精准情报”,没有它,再先进的导弹也是瞎飞的无头苍蝇。 更要命的是,火控雷达的 “照射” 和 “锁定” 是两码事,一旦到了 “锁定” 阶段,就意味着它已经实现了持续稳定的跟踪,数据正一秒不停地往武器系统里传,相当于导弹已经 “听令待命”,就等发射按钮一按,立刻能带着这些参数扑上去。 这里面分两种情况:要么是半主动制导导弹,得靠火控雷达一直照著目标,导弹追着反射波往前冲; 要么是主动制导导弹,虽然自己带了小雷达,但前期也得火控雷达给个 “初始坐标”,不然它连该往哪儿找目标都不知道。不管哪种,火控雷达都是那个 “发号施令” 的关键角色。 有人可能会问,歼 20 不是隐身吗?怎么还怕火控雷达?这就得说隐身设计的门道了 —— 隐身主要是针对搜索雷达的宽波束,靠外形和吸波材料减少反射信号。 可火控雷达波束窄啊,能量跟针尖似的聚在一点,就算隐身飞机能削弱信号,也架不住这股子 “钻劲儿”,很容易被捕捉到反射点。更别提现在的火控雷达大多是短波段的,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本就比长波段的搜索雷达强,一旦被它持续锁定,隐身优势直接打了折扣。 而且飞行员一被火控雷达照到,飞机上的雷达告警器立马就会 “滴滴滴” 狂响,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可就晚了。 现代火控雷达的抗干扰能力特别强,飞机想靠释放干扰弹、电子压制摆脱锁定,成功率越来越低。 留给飞行员的反应时间也就几十秒,要么猛拉操纵杆做极限机动,要么赶紧释放干扰,但面对已经 “拿准坐标” 的导弹,这些操作更像是 “亡羊补牢”,能不能逃掉全看运气。 更狠的是,现在空战早不是 “一对一” 了,可能你的飞机刚被一架战机的火控雷达盯上,远处预警机的火控系统已经同步拿到了数据,就算发射导弹的不是盯着你的那架飞机,也能靠数据链共享火控信息实现 “A 射 B 导”。这种情况下,飞机连 “躲着谁” 都搞不清楚,更别说摆脱锁定了。 所以说,火控雷达照射根本不是 “警告”,而是武器系统发动攻击的 “最后一步准备”。它把飞机的所有动态都变成了精准数据,等于给导弹铺好了 “直达航线”。 就算是歼 20 这样的顶尖战机,能靠隐身躲开搜索雷达的扫描,可一旦被火控雷达这 “瞄准镜” 盯上,也得全力应对,毕竟在绝对精准的武器制导面前,任何疏忽都可能致命。这可不是吓唬人,是空战实打实的规矩 —— 火控雷达一亮,生死就在一瞬间。
就在中国歼-16重型战斗机压制美军F-22隐身战斗机的消息曝光后,委内瑞拉方面也
【7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