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动作,惊艳全球!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中

庚黑星君 2025-10-06 00:46:51

中国四大动作,惊艳全球!

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中方正式提出“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向世界发出了开放协作的明确信号。而在“人工智能+”登上联合国舞台的背后,不仅是全球对人工智能治理的迫切需求,更体现了中国在AI方面的领先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当然,除了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围绕“联合国”还有几件事很重要。9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揭牌。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一类中心,也是首次落户中国,更是欧美之外的首个全球性一类中心。过去,这类机构多集中在巴黎、汉堡等西方城市,这次选址上海,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投票,世界在重新评估话语权的归属。紧接着,9月25日,中国商务部与联合国签署合作意向,将在上海设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这个中心不搞虚的,目标很实,把中国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可持续贸易这些领域的实践经验,打包输出,帮助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两件事,不是孤立的外交动作,而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标志性事件。

它们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中国不再只是规则的接受者,而是做提供公共产品、搭建国际平台的贡献者。有些人可能不信,不信没关系,因为中国立马又做了一个大动作。9月26日,中方在联大宣布,将与联合国共同建立“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并提供1000万美元的预算支持。南南合作,说白了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首先,什么叫“特殊和差别待遇”?

简单说,就是WTO给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券”,更低的开放要求、更长的过渡期、更多技术援助。这是国际规则中对弱势成员的保护机制。中国说的“不寻求新的”,不是把过去已有的优惠全扔了,而是说在未来的WTO谈判中,我们不再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去争取额外的政策倾斜。这是一种主动让利。其次,中国用了24年,从一个需要“优惠券”的新成员,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已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经济总量占全球18%以上。在这种体量下,我们继续争取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就是占用那些欠发达国家的政策空间。最后,我们这样做也是要降低这些国家的谈判成本,因为有些国家,会把与中国的合作当尺码要求他国,这就会徒增双方谈判过程中的麻烦。这就相当于,带头为全球贸易谈判“减负”。

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国家,能更顺畅地拿到他们应得的待遇。因此,中国这不仅是退让,而是格局,是大国担当。中国这么做既彰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并进的决心,又践行了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如此一来,会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毕竟比起美国对欠发达地区和小国的霸凌与吸血,中美截然不同的做法,会在国际社会上高下立判。此外,我们再次强调,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这样说,一方面是为了不给美西方留下造谣说“中国妥协”的空间,又是告诉那些穷兄弟们,中国作为第三世界的核心成员,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会持续地帮助他们,并始终践行国际主义路线。

中国不是退出发展中国家阵营,而是以更成熟、更负责任的姿态,站在了全球治理的前沿。这就是九三阅兵之后,中国的“蜕变”。我们通过九三阅兵,告诉全球各国,中国不仅经济很强,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际秩序的军力依旧很强。中国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喊口号喊出来的,是我们厚实的产业根基和科技突破,支撑起来的。国庆前夕,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据,今年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8月单月更是暴涨20.4%。

这背后,不是靠企业外迁,而是中国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后进入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成了稳增长的“压舱石”。前8个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2%,拉动整体工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速惊人,分别达到37.3%和11.5%。这些不是消费品,而是大国重器的底座。因为,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就谈不上国防安全。

实际上,从奥巴马后期,美国就开始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到了特朗普时期,政策只是更激进而已。虽然中美没有直接交手,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美国一直在打压,我们则全力突破。曾几何时,华为被制裁,被逼出了Mate60和麒麟芯片;美国AI闭源,我们有了DeepSeek大模型;美国限制我们的发动机、变速箱,我们就布局新能源汽车。在这些之外,6G、特高压、大飞机、无人机全面爆发。而这些产业不是孤立的。它们和大基建、新基建紧密咬合。

雅江水电站、平陆运河、川藏铁路等等,这些动辄千万亿级别的项目,不仅能拉动投资,更带动了电力、机械、材料、电子全产业链升级。特高压技术不仅能输电,还能用在航母上;马伟明院士的电磁弹射技术,未来可能彻底改变战场态势。2015年,全国国企总资产约130万亿,到2023年已达372万亿,增长近3倍。这一增长得益于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和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领域布局比重超过70%。‌

2024年达到近400万亿,这不是泡沫,背后是重工业、高科技、大装备的投入。当年搞“两弹一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为的是国家安全。今天,我们搞“新质生产力”,投的是芯片、AI、新能源、航天,为的仍是国家安全。正是因为我们对国防工业的投入,才让美国畏首畏尾,不敢轻举妄动,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窗口期。总之,还是那句话,中国的底气从来不是靠谁给的“优惠”,而靠自己坚持不懈的打拼。

0 阅读:7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