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个23岁女孩不幸牺牲,家人苦苦找了64年,然而,墓碑前,一个92岁老人却说:“她是我的恋人。” 说起景宝玲这个人,得从她出生那会儿讲起。1932年,她在南京一个普通人家落地,那时候南京还是民国首都,街上车水马龙,但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靠开个小鞋铺维持生计。父亲每天从早到晚敲打鞋底,母亲忙着缝补布料,一家四口挤在窄巷的平房里过日子。弟弟景宝龙比她小好几岁,从小就跟着姐姐长大。谁知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形势急转直下,全家只好收拾行李逃难。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先是挤上火车,后来转船再走山路,一路颠沛流离,好不容易在1938年到了重庆。那段日子,重庆山城雾气重,生活更苦,父亲去码头扛包,母亲洗衣服补贴家用,小景宝玲在家帮着做饭带弟弟,日子紧巴巴的。 尽管家境穷,父母还是咬牙让景宝玲上学。她从小聪明,读书认真,高中一毕业就考上了西南军医大学。那是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她17岁,成了镇上第一个大学生。军医大学里学军事护理,课程紧,训练严,她跟着同学们每天早起跑操,下午解剖课上仔细记笔记。毕业后,她本可以留校教书或者去地方医院,但她从小受战乱影响,早早就想参军保家卫国。父母起初不同意,担心女儿出事,可她坚持,瞒着家里直接报名进了部队,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七野战医院当护士。家里接到信才知道,她在部队一切安好,父母也就慢慢接受了。 部队生活对景宝玲来说是梦想成真。她在野战医院里忙前忙后,照顾伤员,换药包扎,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1950年,海南岛战役打响,张辉这个年轻战士在前线负了重伤,被抬到医院。张辉是东北人,入伍没几年,作战勇敢,但那次中弹腿部差点残废。景宝玲负责护理他,每天帮他擦拭伤口,喂药换药,两人就这样熟络起来。张辉出院前,他们互生情愫,景宝玲还给家里写信,说自己谈对象了,父母挺高兴的,弟弟景宝龙也盼着见未来姐夫。张辉调到南京后,常去景家串门,一家子都觉得这小伙子靠谱,战事一稳就结婚的事提上日程。可谁也没想到,这段感情刚开头,就被现实生生打断。 1955年5月14日,景宝玲在河南漯河执行任务时牺牲了。那年她23岁,正值青春年华。任务是转移伤员,具体细节部队没细说,只知道她在沙场上一去不返。尸骨和其他同志就地安葬在漯河市烈士陵园,她成了园里唯一的女烈士。南京景家那天突然来了两个军人,手里拿着烈士证明书,景父接过一看,腿就软了。景母当场昏过去,弟弟景宝龙还小,哭着问姐姐去哪儿了。军人说具体安葬地不清楚,就这么走了。景家从那天起就陷入了无尽的煎熬。景父悲伤过度,两年后眼睛彻底瞎了,再也看不见东西。景母身体也垮了,家里氛围一下子阴沉下来。 景家人没放弃找姐姐的下落。景宝龙长大后,接过父母的担子,一边工作一边查档案。他跑遍了军区图书馆,翻老报纸,写信问老战友,甚至去河南周边转悠。景家为了找人,还搬了好几次家,先回重庆投靠亲戚,后来又去武汉谋生,地址变来变去。景宝龙给儿子取名景峰,就是为了纪念姐姐那座高峰般的志向。父母去世后,他把姐姐名字刻在父母墓碑上,每年清明都去扫墓,顺带问问有没有线索。64年啊,从1955年到2019年,景宝龙头发白了,腿脚不利索了,但那股劲头没变。 再说张辉这边,他得到消息时人在南京军营,差点崩溃。两人本来约定战后结婚,他还准备了好多事,可景宝玲一走,一切成空。张辉没结婚,一辈子单身,他把对她的感情全化作了行动。先是四处打听,骑自行车跑了上千公里,终于在1955年秋天摸到漯河。陵园大门一推开,他一个个碑看过去,手摸着石面比对名字,终于在坡地上找到景宝玲的墓。碑上就那几个字,没照片没简介,他蹲那儿看了半天。从那天起,张辉就把陵园当第二故乡。每年清明中秋,他都来,提着篮子放花,擦擦碑上的灰,坐那儿待半天。陵园工作人员都认识他这老熟人,问他啥关系,他总说自己是她未婚夫。调到南京后,他工作稳定,但私下里写了好多信给景家,地址是老的,结果全退回来了,因为景家早搬了。他试过托人找,可线索断了,就这么守着。 张辉的坚持不是一时冲动。他从东北老兵到南京定居,一路转业,退休后就住陵园附近小县城。日子过得简单,早起遛弯,下午去园里转转。陵园修缮时,他还帮着出主意,说碑要立直,路要平坦。工作人员看他孤身一人,挺心疼的,2019年决定帮他寻亲。漯河市烈士陵园联合当地媒体发了寻亲启事,登在报纸上,还上网推送。照片是墓碑特写,配上景宝玲的基本信息。没想到,这事儿传开后,景峰的朋友圈刷屏了。他一看,赶紧跟父亲说,景宝龙激动得手抖,马上联系陵园。核实身份后,陵园安排时间,9月4日中秋那天,景宝龙坐车赶到漯河。 景宝龙一到园里,就直奔坡地那块碑。碑前坐着个老头,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正是张辉92岁了。两人一见面,张辉说她是我的恋人,景宝龙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姐姐的未婚夫。从那以后,景家和张辉成了亲人。
1955年,一个23岁女孩不幸牺牲,家人苦苦找了64年,然而,墓碑前,一个92岁
运赛过去
2025-10-06 00:47:10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