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蔑问

脚步丈量远方 2025-10-06 03:15:41

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了一个交际花小姐,审讯时,毛森用刀划开她的衣服,轻蔑问道:“招还是不招?”说着就把烟头烫在她的锁骨上! 没人知道,刘惜芬的“交际花”身份全是装的。她本是厦门鼓浪屿上的普通护士,父亲早逝后,母亲靠给人缝补衣服勉强维持生计。 中学时,她在进步老师的影响下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那些讲革命、讲解放的文字,让她心里扎了“要让穷人过好日子”的根。 1946年,经同学介绍加入地下党后,组织发现她模样清秀、性格开朗,既能用护士身份出入医院接触各界人士,又能在社交场合自然应对,才决定让她以“交际花”为掩护开展工作。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特意学了跳舞、插花,还攒钱买了两件合身的旗袍。 每天傍晚,她会准时出现在国民党军官常去的“南国咖啡馆”,端着咖啡跟他们聊时局、谈八卦,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把听到的军事情报记在心里——有的记在袖口内侧,有的写在药盒的标签背后,回家后就赶紧抄下来,第二天借着给病人送药的机会传给交通员。 有次,一个特务怀疑她,故意问“最近怎么没见你去医院上班”,她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电影票:“前阵子累着了,跟护士长请了假,难得清闲几天。”几句话就把怀疑挡了回去。 毛森会盯上她,不是因为她的“交际花”身份露了馅,是因为她传递的一份关键情报。1949年8月,厦门解放前夕,国民党军在厦门岛周边加修工事,刘惜芬通过一位常来咖啡馆的参谋,摸清了敌军的布防图。 她把图缩小后贴在胭脂盒的内壁,准备交给交通员时,却被毛森的特务盯上了——原来,那位参谋酒后失言,泄露了“跟一个穿旗袍的小姐换过东西”,毛森顺着这条线索,很快就找到了刘惜芬的出租屋。 审讯室里的灯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毛森用刀划开她旗袍领口时,刘惜芬没躲。刀尖子蹭着脖颈的皮肤,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寒噤,可她盯着毛森的眼睛,没露一点怯意。 等烟头烫在锁骨上,滋滋的声响伴着焦糊味散开,她疼得浑身发抖,手指攥得指甲嵌进掌心,却突然笑了:“你也就这点本事?想让我招出同志?做梦。”毛森被她的态度激怒,又让人搬来老虎凳,把她的腿捆在凳子上,往脚跟下垫砖头。 每垫一块,她的额头就渗一层汗,可不管怎么问,她嘴里只有一句话:“我就是个普通交际花,哪知道什么地下党?你们抓错人了!” 其实她心里清楚,毛森不会轻易放了她。被抓前,她给母亲写过一封藏在枕头下的信,没说自己做的事,只说“妈,等过阵子天气凉了,我就回家给您织件毛衣”。 审讯的日子里,她趁特务不注意,把沾着血的布条塞给同监室的难友,上面用指甲刻着“别害怕,解放很快就到”——她知道自己可能活不到那一天,却还想着给身边的人打气。 有次特务劝她“只要招了,就能活命”,她反问:“你们残害老百姓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活命?我就算死,也不会跟你们同流合污!” 1949年9月19日,距离厦门解放只剩9天,毛森见从刘惜芬嘴里掏不出任何东西,就把她和其他几位地下党员押到了厦门鸿山脚下。临刑前,特务让她跪下,她偏要挺直腰杆站着,抬头望着远处鼓浪屿的方向,大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子弹打穿身体的那一刻,她手里还攥着那枚铜质胭脂盒——那是母亲送她的18岁生日礼物,也是她藏过无数次情报的“武器”。 刘惜芬从来不是什么“交际花”,她是穿着旗袍的革命者,用最柔软的外表,扛住了最残酷的折磨。 她的牺牲不是孤立的,是无数地下党员在黑暗中坚守的缩影——他们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智慧、勇气甚至生命,为解放铺路。这样的人,该被记住的不是“交际花”的标签,是她骨子里的信仰,是她明知前路是死,却依然选择向前的决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85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23

用户16xxx23

3
2025-10-06 13:29

致敬!

用户16xxx62

用户16xxx62

2
2025-10-06 15:34

向英雄致敬

远方

远方

1
2025-10-06 15:22

向英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

猜你喜欢

脚步丈量远方

脚步丈量远方

脚步丈量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