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10月6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正式组阁。法国总统府公布了最新的内阁成员名单。伊丽莎白·博尔内留任教育部长,曼努埃尔·瓦尔斯留任海外部长,热拉尔德·达尔马宁留任司法部长,布鲁诺·勒塔约留任内政部长,拉茜达·达蒂留任文化部长,让-诺埃尔·巴罗留任外交部长。 这组阁结果一出来,我第一反应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要知道勒科尔尼9月10日才接任总理,这是2024年法国的第四位总理,而组阁花了26天,创下了第五共和国以来的最长纪录。拖了这么久却摆出“全员留任”的阵容,绝非简单的“懒得换”。 马克龙选勒科尔尼本身就藏着私心,39岁的他是马克龙的绝对“自己人”,从国防部长到总理,一路靠忠诚度站稳脚跟。现在核心部长全留任,本质是马克龙在“弃车保帅”后,不想再给议会挑错的机会——换新人容易被抓把柄,老班底至少知根知底。 但这招实在冒险。当前法国议会是左翼、中间派、极右翼“三足鼎立”的格局,执政党只有161席,根本没有绝对多数。之前两任总理都因预算案垮台,贝鲁政府就是因为要砍438亿欧元支出,被364票反对赶下台的。现在换汤不换药,反对派怎么可能买账? 最棘手的还是2026年预算案。法国2024年赤字占GDP5.8%,债务率113%,都是欧元区最高水平。勒科尔尼一边要填财政窟窿,一边还要应对“祖克曼税”的争吵——对亿万富豪征2%资产税能筹200亿欧元,但LVMH老板阿尔诺骂这是“致命攻势”,雇主联盟还要搞抗议。这些留任的部长,之前连预算削减都没搞定,现在要平衡富豪和民众,难如登天。 更关键的是民心已经凉了。马克龙支率只剩17%,只有6%的人希望新总理来自他的阵营。我在法国的朋友说,街头抗议早就成了常态,勒科尔尼上任第一天就有人烧垃圾桶、堵交通,近200人被捕。大家骂的不是部长,是“换总理像换衣服”的政治游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体制。 勒科尔尼或许算个“精明政客”,能巧妙回避问题,还和极右翼秘密吃过饭。但这次留任阵容,更像马克龙打出的“最后一张牌”。要是预算案再通不过,要么提前选举,要么马克龙自己下台——可无论哪种结果,只要议会还是分裂的,法国的僵局就破不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报,快报捷克刚刚宣布了2025年10月5日,捷克统计局正式公布选举结果,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