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

玉龙吟风梦九霄 2025-10-06 16:10:40

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迫中国,参加对俄罗斯的围剿,一旦中国上当,等俄罗斯垮了,美国就可以举全西方之力对付中国了。 美国的施压手段正在层层升级。 9 月 15 日,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希望欧洲率先对中印征收高额关税,以此阻止两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则会随后跟进。 更早之前,总统曾致电欧盟官员,敦促其对中国加征最高达 100% 的 “二级关税”,条件是美方同步采取类似措施。 这种 “拉盟友垫背” 的策略,试图构建围剿俄罗斯的经济包围圈,而中国正是其中关键一环。 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的言论更直白。 他在基辅的会议上宣称,俄罗斯过度依赖中国支持,若中国切断援助,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这种说法与事实相悖,中国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补给,反而多次派遣特别代表开展穿梭外交,联合 “全球南方” 国家成立乌克兰危机 “和平之友” 小组,持续推动和谈进程。 美方的言论,本质是为胁迫中国寻找借口。 这种战略算计有着明确的路径设计。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已持续多年,从能源、金融到军事领域层层加码,试图耗尽其发展动能。若中国被迫加入,俄罗斯的外部支撑将大幅削弱。 美方测算,切断俄罗斯的石油收入来源,可能让冲突在 60 到 90 天内结束。而扫清这一障碍后,北约的军事资源、西方的经济制裁工具,都将更集中地投向亚太地区。 中国的应对始终立足自主节奏,拒绝被卷入对抗。 面对加税威胁,商务部明确表态反对单边霸凌行径,强调此类措施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稳定。 实际行动中,中国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正常贸易,2025 年前三季度中俄贸易额达 1700 亿美元,能源合作按原有协议稳步推进,既未突破中立立场,也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全球格局的变化让美方的围剿策略难以奏效。 “一带一路” 倡议已连接 150 多个国家,中国与东南亚、非洲的贸易额持续增长,2025 年对非出口占比提升至 18%,不再依赖单一市场。 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的胁迫式外交日益警惕,G7 内部也出现分歧,欧洲国家担心加税会重创自身能源与制造业,对美方要求态度消极。 中国的科技与经济韧性不断增强,成为抵御外部压力的基础。 美国的芯片限制倒逼国产替代加速,2025 年国内 28 纳米芯片量产良品率突破 95%,华为等企业的 5G 技术在海外市场持续拓展。 内需市场的壮大更提供缓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增长达 6.2%,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显著提升,无需屈服于外部施压。 军事领域的稳步发展保障了国家安全底线。海军新型舰艇持续下水,空军隐身装备形成战斗力,防御体系的现代化让外部军事威慑难以奏效。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但完备的国防力量让任何针对中国的战略图谋都需掂量成本。这种实力支撑,让美国 “先解决俄罗斯再对付中国” 的算盘失去现实基础。 国际社会对和平的诉求正在汇聚成主流。 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阵营对抗只会带来灾难,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获得 80 多个国家响应。美国的围猎战术试图用冷战思维割裂世界,却与全球化时代的利益交融趋势背道而驰。 中国坚持的中立立场、劝和促谈行动,正赢得更多国际认同。 这场战略博弈的本质,是单边霸权与多极格局的碰撞。 美国试图用胁迫手段维持自身主导地位,而中国用自主发展、多边合作的实践,走出了另一条道路。 不盲从、不结盟、不搞对抗,这种清醒的战略选择,既守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力量。当霸权的算计遇上坚定的自主,多极化的未来便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0 阅读:65
玉龙吟风梦九霄

玉龙吟风梦九霄

玉龙吟风梦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