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女子发现几根白发,她本以为拔了就是!万万没想到,仅仅几个月时间,她原本光亮

名城探寻 2025-10-06 23:53:30

浙江一女子发现几根白发,她本以为拔了就是!万万没想到,仅仅几个月时间,她原本光亮顺滑的黑发,竟然全都变白发了! 原来,她这是遗传性白发,家族里的人都有,她父亲甚至30岁头发就都白了,她有点自卑和焦虑,为此整整染了10多年头发,现在她决定不染了! 这位女子叫林燕(化名),今年38岁,在宁波一家外贸公司做单证员。第一次发现白发那年,她刚生完孩子没多久,每天夜里要起来喂好几次奶,白天还要处理工作上的单据。 有天早上梳头,梳子齿勾住一缕头发,她随手扯下来,看清那截雪白的发根时,心里咯噔一下——那时候她还没往遗传上想,只觉得是带娃太累,熬出来的白发。 她对着镜子把那根白发拔了,想着“少熬两天,头发就能变回来”,可没过半个月,梳头时又摸到了三四根,颜色比上次那根更白,连发梢都透着浅灰。 她开始忍不住关注头发,上班间隙摸一摸,下班回家对着镜子扒拉着找,看到白发就拔,有时候头皮被揪得发红,还是停不下来。 直到孩子满周岁那天,她扎丸子头时,手里攥着的一撮头发几乎一半是白的,她慌了,赶紧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里叹了口气,说“你爸30岁就全白了,你奶奶也是不到40就白头,咱们家这是祖传的,拔也没用”。 挂了电话,林燕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觉得特别委屈——那时候她刚回归职场,团队里都是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她怕自己一头白发显得格格不入,更怕别人说“你看着比实际年龄大好多”。 第二天,她特意调了休,找了家离公司远的理发店,染了最深的黑色。染完后看着镜子里乌黑的头发,她心里踏实了不少,可头皮却痒得难受,抓得发烫也不敢用力,发型师说“染深色都这样,过两天就好”。 从那以后,染发成了她生活里雷打不动的事,每隔一个月半就得去一次,有时候赶上月底单据多,没时间去理发店,她就网购染发膏在家染,染的时候要把孩子送到婆婆家,怕染发剂的味道呛到孩子。 有次染到一半,客户突然发消息要改单据,她顶着一脑袋没洗干净的染膏,对着电脑改了两个小时,染膏干在头发上,一扯就掉渣。 最让她自卑的是露发根的时候。 有次开部门会议,领导让她站起来汇报工作,她低头翻资料的瞬间,坐在旁边的同事轻声说了句“燕姐,你发根白了”。她当时脸一下子就热了,汇报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发颤,眼睛一直盯着PPT,不敢看台下的人。 散会后,她躲在卫生间里,用手把头发往下拨,试图遮住头顶的白发,可怎么遮都遮不住。还有一次带孩子去公园玩,有个宝妈问她“你家孩子这么小,你怎么就有白头发了? 是不是身体不好?”她只能笑着说“遗传的,没办法”,可心里却像被扎了一下,回家后就把那身衣服收进了衣柜,再也没穿过。 真正让她决定不染的,是去年冬天的一件事。那天她染完头发回家,女儿凑过来要抱,刚碰到她的头发就皱着眉躲开了,说“妈妈,你头发好臭,我不要抱”。 林燕愣住了,她低头闻了闻自己的头发,染发剂的化学味确实很重。晚上给女儿讲故事时,女儿摸着她的头发说“妈妈,我还是喜欢以前你头发的样子,有黑有白,像雪花落在树上”。 那天夜里,林燕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想起这12年,自己为了染发,推掉过同事的聚餐(怕染发后头皮痒影响状态),也因为频繁染发,头发变得干枯毛躁,一梳就断。她还想起体检时,医生说“长期用化学染发剂,可能会加重头皮敏感,建议减少频率”。 第二天早上,林燕没像往常一样找帽子,而是把头发简单扎成马尾就去上班了。走进办公室时,她下意识地想把头发散开,可手到半空又停住了——她想试试,不染发到底行不行。 那天下来,没有同事特意提她的白发,有个新来的小姑娘还说“燕姐,你这白发还挺有特点的,看着特别亲切”。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染过头发,刚开始出门还会有点不自在,可慢慢发现,不用记着染发的时间,不用忍受头皮痒,整个人都轻松了。现在她的头发黑白交织,扎在脑后反而显得利落,有时候女儿还会帮她数“妈妈,今天又多了两根白头发,像小星星”。 其实很多人都和林燕一样,为了迎合旁人的眼光,刻意隐藏自己的“不一样”——可能是遗传性的白发,可能是脸上的雀斑,也可能是不那么完美的身材。可真正的自在,从来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敢于接纳自己的本来面貌。 遗传性白发不是缺陷,而是家族刻在她身上的印记,比起乌黑的头发,那份从自卑到坦然的心态,才更让人觉得珍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14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