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为什么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重型发动机?因为俄方清楚,所谓的中国发动机存在动力短板,这个瓶颈对中方而言不会是永远的障碍! 想当年,咱们在航空发动机上真是受尽了窝囊气。战斗机的心脏,咱们得求着俄罗斯买他们的AL-31F。 人家那态度,简直就是高高在上的施舍。 发动机可以卖给你,但你想拆开研究?门都没有!连大修的时候,核心部件像燃烧室、高压涡轮这些,都不让咱们的技术人员碰。 说白了,就是怕你学去,怕你有一天不再求他。这种被卡着脖子的滋味,每一个中国人都忘不了。可俄罗斯没想到,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你越不让我学,我越要搞出来!结果呢?短短几十年,咱们硬是把这个天大的难题给啃下来了。 如今,咱们的涡扇-15发动机已经开始批量生产,装备在了歼-20隐形战斗机上2。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改进,这是一代人的心血结晶。 美国军事专家都惊呼,中国的歼-20换装新发动机后,性能已经能和他们的王牌F-22掰手腕了2。咱们的涡扇-15加力推力达到了18.5吨,推重比更是高达10.83。 这是个什么概念?俄罗斯现在最先进的苏-57战斗机用的AL-41F发动机,推力也就14.5吨左右7。咱们在战斗机发动机这个曾经最薄弱的环节上,已经实现了对俄罗斯的超越!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反转,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曾经看不起我们的人脸上。 俄罗斯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比谁都清楚,既然战斗机发动机能突破,那么宽体大飞机需要的重型发动机,对中国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 俄罗斯现在被西方逼到了墙角,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自从俄乌冲突爆发,欧美国家对俄罗斯航空工业进行了毁灭性的制裁。他们自己搞的MC-21客机,本来想用美国的复合材料和零部件,结果被美国一纸禁令给卡死了,整个项目差点瘫痪。 他们引以为傲的航空工业,一夜之间成了没米下锅的巧妇。西方市场的大门对他们彻底关闭,国内那点需求,根本养不起像PD-26、PD-35这样烧钱的重型发动机项目。 这些发动机是他们未来的希望,但现在却成了烫手的山芋,再找不到买家,研发就得停滞,整个产业链可能都会像他们的航母工业一样,慢慢凋零。 所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才会公开表态,说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向中国的宽体客机C929供应重型发动机PD-26,甚至连复合材料机翼这种核心技术都可以一起给。 这姿态放得有多低,对比以前“给钱都不卖”的傲慢,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他们现在是在求着中国,希望中国能买他们的技术,希望能用中国的市场,来续上他们航空工业的命。 普京更是亲自下场,催促手下加紧研发PD-26,明确说这不仅是为军用,更是为了新一代宽体客机。 这番话,与其说是说给俄罗斯人听的,不如说是说给中国听的,是一种焦急的推销。 当然,咱们中国人心里跟明镜似的。俄罗斯现在抛出的橄榄枝,既是雪中送炭,也可能是一个甜蜜的陷阱。C929项目,咱们原本的规划就是用自己的长江-2000发动机。 虽然研发需要时间,但那才是咱们自己的“中国心”,是真正不受制于人的根本。如果现在用了俄罗斯的PD-26,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风险也不小。 首先,这东西还在研发阶段,性能和可靠性都没经过市场检验。 其次,用了俄罗斯发动机,C929想进入国际市场,就会面临西方的二次制裁风险,航空公司买飞机图的是安全稳定,谁愿意买一架可能随时被禁飞的飞机呢? 所以,对俄罗斯的这个提议,咱们会听,会看,甚至可能会谈,但绝不会把宝全押在上面。咱们可以把俄罗斯的发动机当成一个备胎,一个在美国人再次耍无赖时的备用方案,但主攻方向永远不会变,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之路。 俄罗斯这次主动突破限制,恰恰证明了咱们这条路走对了。 正是因为咱们在涡扇-15上取得了突破,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潜力,俄罗斯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才愿意拿出他们曾经视为珍宝的技术来合作。这就像一场牌局,你手里的牌越好,对手就越愿意拿出好东西来跟你交换。 说到底,俄罗斯之所以会突破限制向中方供应重型发动机,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看清了大势。他们看清了中国的技术瓶颈是暂时的,而他们自己的困境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必须在中国完全实现自主之前,把自己的技术变现,换取生存下去的资本。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俄罗斯已经落后了。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战略机遇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加速C929的进程,同时为我们的国产发动机争取更多的时间。 但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真正的强大,永远来自于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等哪一天,装着咱们长江-2000发动机的C929翱翔在万米高空,那才是中国大飞机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刻!
俄罗斯给中国最大的帮助是什么?让西方严重误判中国军工实力,西方一直认为中国是苏式
【8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