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

兰亭说事 2025-10-07 14:45:40

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迫中国,参加对俄罗斯的围剿,一旦中国上当,等俄罗斯垮了,美国就可以举全西方之力对付中国了。 美国施压的手法两头堵,一边威胁中国跟俄罗斯走近就加码关税,一边让欧洲出面游说。所谓的关税威胁,其实早就盯着新能源和稀土编好了剧本,可真要动起来,美国自己先疼得龇牙咧嘴。 要知道,稀土这块中国早就攥住了主动权,全球9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美国自己70%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更关键的是美军78%的装备都依赖中国稀土材料,小到导弹制导系统,大到M1主战坦克、捕食者无人机,153种主战装备里87%的供应链都绕不开中国的稀土加工环节。 要是真敢对稀土加税,先喊疼的得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总不能让战斧导弹缺了核心材料变成“烧火棍”吧。 新能源领域更有意思,中国在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核心环节的全球产能占比早就超过了60%甚至80%,美国车企想搞电动车转型,离了中国的电池组件根本玩不转,之前特朗普搞钢铁关税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2018年加征25%钢铁关税,表面上美国钢铁公司销售额涨了点,还重启了工厂,可下游汽车、机械行业成本飙升,直接损失7.5万个岗位,一家叫“美国的酒桶”的不锈钢啤酒桶制造商都被逼得裁掉三分之一工人,到2023年那家重启的钢铁厂还是关了门,2024年美国钢铁公司差点卖给日本企业,这就是加税的真实后果。 芯片领域的反噬更直接,美国4月搞的新一轮芯片出口管制,AMD直接预告全年营收要少15亿美元,英伟达更惨,预估损失55亿美元,黄仁勋都急着喊话中国市场未来两三年能到500亿美元,丢了这块蛋糕谁扛得住。 这种既要卡别人脖子又怕自己断粮的心态,把底气不足写得明明白白。 还有拉欧洲当马前卒这招,纯属把欧洲当冤大头。美国一边让欧洲游说中国,一边自己搞《通胀削减法案》,给电动车补贴设了个“北美组装”的门槛,电池原材料还得来自盟友国家,明摆着要抢欧洲的制造业投资。 欧盟委员会气得直接说这是歧视,负责经济事务的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反复吐槽谈判没效果,欧洲代表甚至直接拒会,欧盟自己都在加急搞补贴政策对冲,这种连盟友都要薅羊毛的操作,怎么可能让欧洲真心实意当枪使。 美国心里门儿清,给欧洲兜底要花钱,所以只画饼不兑现,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开了多少次会,分歧反而越来越大,所谓的“西方合力”从根上就有裂缝。 更打脸的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根本没受施压影响,2024年中俄贸易额都冲到2448亿美元创了新高,中国对俄出口还涨了4.1%,汽车、机械设备这些商品源源不断运过去,能源进口也稳得很。 美国喊了半天制裁,中俄正常贸易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毕竟俄罗斯的能源和中国的制造业正好互补,这种实打实的合作不是几句威胁就能拆开的。 其实2018年贸易战早就暴露了美国的软肋,当年对华大豆出口暴跌70%,中西部农场破产率一下涨30%,虽然后来出口额看似恢复,但多少农民丢了生计,行业里小农户被大资本吞并,这种伤害根本没法用数据抹平。 现在还想故技重施,对着新能源和稀土喊关税,殊不知这些领域中国的话语权比当年的大豆强多了。 美国自己也清楚,真把中国惹急了,稀土断供能卡军工脖子,新能源产业链断供能拖慢其能源转型,可要是不施压,又怕中俄合作稳扎稳打,这种左右为难的矛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底气不足的表现。真以为中国看不出围剿俄罗斯后对付中国的心思,这种水平的算计,还想让中国上当?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