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潜移默化的奴化,看耐克广告有感 最近在公园跑步,总能瞥见耐克新挂的大幅

星星不吃瓜 2025-10-08 10:16:39

警惕潜移默化的奴化,看耐克 广告有感 最近在公园跑步,总能瞥见耐克新挂的大幅海报——外国模特叉着腿站在镜头前,姿态带着股说不出的倨傲,反观旁边中国模特,却站得规规矩矩,像被按着头“低人一等” 2021年3月,耐克突然踩了红线——发声明称“不使用新疆棉”,把西方编造的“强迫劳动”谎言当 truth 甩给中国。当时全网炸了:咱们新疆棉白得透亮,产量占全国87%,凭啥被泼脏水?紧接着,H&M、阿迪达斯跟着起哄,这波“抵制新疆棉”操作,直接把中国消费者的火气勾了起来——有人把耐克鞋扔在店门口,有人晒出刚剪碎的logo,连明星都集体解约 可耐克没当回事。2023年财报里写着,中国市场销量同比跌了13%,但它转头就换了“温柔”套路——广告里加几个中国模特,可姿态还是藏着刺:外国模特站C位,中国模特缩在角落;外国模特笑得分外张扬,中国模特却抿着嘴像“陪衬”。更过分的是巴黎世家,2023年的秋冬秀场,把中国模特画成“僵尸脸”:惨白的粉底盖着颧骨,眼睛眯成一条缝,活像西方电影里的“傅满洲”;斯沃琪更绝,2024年出了款“阴阳表”,表盘一侧印“中国台湾”,被骂到下架才急着道歉 为什么这些品牌总在广告里搞差别对待? ① 骨子里的傲慢没改——它们把中国市场当“提款机”,却觉得“中国人就得仰望西方”,广告里的姿态差,就是明摆着的“高人一等” ② 玩“潜移默化”的套路——广告里的细节像软刀子:外国模特的“胯下对人”是挑衅,中国模特的“规规矩矩”是暗示“你该听话”,时间长了,连孩子都觉得“外国的就是更高级” ③ 背后藏着意识形态的手——西方总说“文化输出”,可这输出不是平等交流,是把“西方优越论”塞到广告里、教材里,连毒教材都敢把中国孩子画成“唐氏儿”,不就是想磨掉我们的文化根吗 2022年人教版教材整改的新闻还记得吧?当时插图里的孩子眼歪嘴斜,穿美国国旗衫,连中国地图都画错——教育部直接下架重绘,换成了浓眉大眼、穿校服的中国娃。可这些品牌更狡猾,把“软奴化”藏在广告里:你说它丑化,它说“审美不同”;你说它傲慢,它说“设计风格”,偏要把“不尊重”裹成“艺术” 有网友评论:“新疆棉花后早就不买耐克了,咱们国家很多人就是不长记性”。我倒觉得不是不长记性,是有些品牌藏得深——今天换个“友好”海报,明天搞个“公益”活动,可骨子里的傲慢没变,说不定哪天又踩红线 品牌的底气该来自产品,不是来自对消费者的傲慢。咱们中国人买东西图的是“舒心”,不是买“跪着”的资格。你要是把广告当“洗脑工具”,再大的牌子也得凉——毕竟,谁愿意花钱买“看不起”? 你遇到过类似的广告吗?来聊聊你的感受

0 阅读:1037

评论列表

嘿嘿嘿

嘿嘿嘿

10
2025-10-08 18:11

真的暗戳戳的坏 潜移默化的

用户35xxx29

用户35xxx29

2025-10-09 07:18

早不买这品牌了

星星不吃瓜

星星不吃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