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老山战役,在142号高地上,排长牺牲后,剩下14名战士无人指挥,这时杨国跃站出来说:“我来指挥!”战士们听了顿时一振。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个夏天老山战场硝烟弥漫,142号高地这片不足两个篮球场大的地方成了生死争夺的焦点。越军调集了近两万兵力发动大规模反扑,想要夺回这个战略要地。 7月12日凌晨,敌军一个加强连趁着夜色从三个方向悄悄摸上来,被代理排长李海欣发现后立即组织还击。 战斗从偷袭变成了强攻,越军投入了十倍于守军的兵力。李海欣带着战士们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按响定向地雷时不幸被子弹击中右胸。 战士要为他包扎,他推开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忍着剧痛爬向另一颗定向地雷,按下按钮炸退敌人后,李海欣因伤势过重牺牲。 排长牺牲后阵地顿时陷入混乱,炮弹炸毁了通信设备,与上级联络完全中断。十四名战士来自不同单位彼此不太熟悉,有人受伤有人疲惫,面对敌人疯狂进攻情况危急。 这时九班长杨国跃站了出来接过指挥权。这位21岁的云南子弟兵虽然年轻,但战斗经验丰富一个月前刚立过三等功。 杨国跃迅速重整防御把轻伤员安排到主要火力点,重伤员转移至坑道内部。他熟悉每个掩体和壕沟的走向,哪怕只剩几发子弹也要用在最关键位置。 越军像潮水般一波波涌上来,战士们弹药越来越少只能从敌军尸体上搜集弹药补充。 最危急时刻敌人突破了外围防线逼近坑道入口,杨国跃带着三名战士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肉搏,几分钟搏斗后终于击退敌军。 战斗持续了十多个小时,杨国跃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直到增援部队冲上高地,幸存战士们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这场战斗十五名勇士击毙越军104人,杨国跃个人就毙敌13名伤敌1名。战后中央军委授予李海欣、杨国跃“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42高地被命名为“李海欣高地”。 四十年过去英雄渐次老去,2025年7月20日62岁的杨国跃因病逝世,但老山精神依然鲜活如初。 那些在战火中铸就的勇气和担当永远不会被忘记。什么是中国军人的脊梁?就是在绝境中依然挺立的背影,在危难时敢于喊出“我来指挥”的担当。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一级战斗英雄杨国跃,医治无效逝世》
当兵时,老兵家属来队,打了一次靶,把连长指导员惊出了一身冷汗。我
【10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