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撤机构”?全国保险机构退出数据达到2436家!

新浪财经 2025-10-08 12:51:30

2025年一季度末产寿险公司职工人数100.19万人,同比下降2.49%,其中财产险公司职工人数58.42万人,同比下降1.18%;人身险公司职工人数41.77万人,同比下降4.26%。

2025年一季度末产寿险公司营销员人数357.01万人,同比下降5.44%,其中财产险公司营销员人数101.06万人,同比下降9.27%;人身险公司营销员人数255.95万人,同比下降3.83%。

随着保险从业人员的减少,保险机构数同样在减少。

2025年截至9月30日,全国保险机构退出数据达到2436家,其中包括4家总公司,分别是安达保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和天安财险。省级分公司退出数也达到了11家,中心支公司122家,支公司755家,营销服务部1491家,营业部34家,电销中心也撤销了19家。

2025年1-9月机构退出数据(家):

财险公司共退出了598家,寿险公司退出了1838家。

那么是哪些保险主体在退出机构,不再铺摊子?涉及38家财险公司和53家寿险公司。

保险机构数量减少的原因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保险公司能够利用这些技术进行风险评估和客户服务,线上投保、远程核保核赔等服务日益普及。如2024年线上购保险率从2023年的73%提升至78%,数字化服务渗透率的提升,降低了保险公司对实体网点的依赖。

运营成本的压力:保险机构的线下网点需要承担租金、人力等较高的运营成本。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市场容量有限,保费收入难以覆盖运营支出。据估算,保险公司传统线下网点的年均运营成本普遍超过百万元,一些基层机构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监管政策的引导:监管部门推动行业清理虚挂人力、低效机构,强调费用刚性与报行合一,压缩了保险公司对低效机构的补贴空间。如原银保监会鼓励中小公司合并裁撤低产能分支机构,降低运营成本,促使保险公司优化机构布局。

市场竞争的加剧:保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地区业务量无法支撑分支机构运营成本,尤其是业务单一、保费规模不足的基层机构面临淘汰。同时,客户需求从“产品推动”向“价值服务”转变,传统粗放型网点布局难以支撑精细化经营转型,机构功能弱化,经营效益下滑。

应对保险机构数量减少的对策

优化网点布局: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精耕”策略,优化网点布局,做强一批重点网点,提升服务半径和服务质量,增加传统销售理赔外的功能,为保险网点转型提供新的方向。

加强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投入,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利用科技赋能实现渠道流程的数字化、销售过程的在线化、管理机制的智能化。如通过视频理赔、AI核保等数字化服务,提高保险服务效率,满足消费者线上购买保险产品的需求。

推进多元渠道协同:构建多元渠道布局,促进个险、银保、团险、互联网等渠道的协同融合,通过平台化、集约化、统一客户视图实现协同运营,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提升人员素质:注重人力结构与能力体系的双升级,从“招得快”转向“留得住、育得好”,强化专业代理人队伍建设,提升代理人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以适应行业转型的需求。

加强精细化管理:保险公司应强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完善集约化运营体系,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和成本控制,根据业务量和经营效益合理调整机构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0 阅读: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