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内还是有明白人!美国议员表示,美国也该学学中国,看看中国正在做什么了!10

瑶台倚仙风 2025-10-08 14:35:56

美国国内还是有明白人!美国议员表示,美国也该学学中国,看看中国正在做什么了!10月6日,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众议院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表示,中国西南部贵州省全球最高大桥(625米)不久前通车,这就是国家没有把资金用于没完没了的战争和给其他国家军队拨款所发生的事情。 花江峡谷大桥的通车,只是中国基建奇迹的一个缩影。这座全长289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采用智能缆吊系统、2000兆帕级高强钢丝等21项专利技术,将两岸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2分钟。 更重要的是它连接了贵州西南部的贫困山区,为当地带来了物流、旅游和产业升级的新机遇。类似的项目在中国西部比比皆是:中老铁路通车三年,累计货运量突破6500万吨,让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雅万高铁让印尼进入“高铁时代”,带动沿线经济增长超1.5个百分点。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投入。2021-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铁路、公路、港口等基建项目。 这种“基建先行”的策略,不仅改善了民生,更形成了“以基建促贸易、以贸易带产业”的良性循环。2025年前8个月,中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5.3万亿元,占外贸总值的51.8%,其中中老铁路贡献了近15%的跨境货运量。 相比之下,美国的基础设施却陷入了“越修越烂”的怪圈。以加州高铁项目为例,这个2008年启动的“世纪工程”,原计划2020年通车,预算330亿美元。但17年后,项目仅完成中央谷地275公里的“缩水版”线路,耗资却超过150亿美元,且面临40亿美元联邦资金被撤回的危机。 更讽刺的是美国政府在国内基建上抠抠搜搜,却在对外战争上挥金如土。2024年美国军费开支达997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7%,仅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就超过350亿美元。 这种“重军事、轻民生”的政策,直接导致美国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全美612万座桥梁中,5.6万座存在结构性不足;658.7万公里道路中,近1/4需要大修。 更糟糕的是战争拨款正在透支美国的财政健康。2024年美国国债突破33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财政预算的15%,而军费占比高达41%,挤压了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让美国陷入了“债务攀升-通胀高企-民生恶化”的恶性循环。2025年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9.5%,普通家庭每月需多花250美元维持生计,而超市里的中国进口商品价格普遍翻倍。 很显然玛乔丽·泰勒·格林的批评,折射出美国保守派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深刻担忧。作为特朗普的坚定盟友,格林多次呼吁削减对外援助,将资金转向国内基建。她在2025年7月提出的修正案,甚至要求砍掉对以色列的5亿美元军援,理由是“美国已经债台高筑,不能再为他国的安全买单”。这种声音虽然在国会仅获得6票支持,却反映了部分美国民众对“全球警察”角色的厌倦。 事实上,美国并非没有意识到基建的重要性。拜登政府2021年推出的1.2万亿美元基建法案,曾被视为“重建美国”的希望。但法案实际新增的基建预算只有5500亿美元,且因环保组织阻挠、劳工成本高企等因素,多数项目进展缓慢。与此同时,美国两党在基建资金来源上争执不下:民主党主张加税,共和党坚持削减福利,这种“否决政治”让美国错失了基建升级的最佳时机。 如今,中美两国的发展路径呈现出鲜明对比。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将基建网络延伸至全球,既提升了自身影响力,又为沿线国家创造了发展机遇;美国则深陷战争泥潭,基建停滞不前,国内矛盾激化。 这种差异在科技领域同样显著:中国高铁技术输出到10多个国家,而美国5000亿美元的AI数据中心计划,因缺乏政府协调,沦为私营企业的“圈地运动”。 玛乔丽·泰勒·格林的言论,虽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中国在崇山峻岭间架起“天堑通途”时,美国却在为他国的战争买单。这种选择的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一个以民生为本,一个以霸权为纲。未来的历史,或许会证明哪条道路更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美国国会议员:美国大部分领导人都沉迷于海外战争和推翻其他国家政权】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天路

天路

1
2025-10-08 15:56

挣钱哪有抢钱来的快啊

猜你喜欢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

瑶台倚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