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个扎心视频:卖了40年烧饼的大爷,熬白了头供俩女儿读完大学,最后俩姑娘毕业没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8 14:41:08

刷到个扎心视频:卖了40年烧饼的大爷,熬白了头供俩女儿读完大学,最后俩姑娘毕业没找“体面工作”,转头跟老爹一起揉面烤烧饼,大爷脸上那表情,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无奈。 ​​好多人看了都唏嘘,说“读大学白读了”,可我倒觉得这事儿特真实。小时候谁没梦想过当科学家、大老板? 我特意去翻了视频下的评论,有个热评说“要是我女儿,我得气哭”,底下还有几百人点赞。可没人问过,这俩姑娘为啥放着写字楼不进,非要钻烧饼炉旁的小铺子。后来刷到姑娘自己发的视频才知道,大爷的烧饼摊是从巷口一个铁皮棚子开始的,当年为了凑学费,每天凌晨3点就起来发面,冬天手冻得裂开口子,沾了面粉就钻心地疼,却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副厚手套。大女儿读大三那年,大爷累得胃出血住院,铺子停了半个月,街坊邻居还特意去医院问“啥时候能再吃着您的烧饼”。 俩姑娘其实早有主意。大女儿学的食品工程,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传统烧饼的口味改良与保鲜技术”,毕业前就跟导师磨了半年,把烧饼的发酵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还研发了咸蛋黄、梅干菜两种新口味,试做的时候拿给街坊尝,没几天就有人专门来问“啥时候能买到这新口味”。小女儿学的新媒体,毕业前就给家里的烧饼摊开了抖音号,拍大爷揉面的老手艺,拍姐妹俩跟老爹学翻烧饼的日常,没俩月就涨了两万粉,好多人从别的区特意过来买,说“看你们一家人做烧饼,觉得特踏实”。 一开始大爷是真无奈。女儿刚提回来要一起做烧饼时,他蹲在铺子门口抽了半包烟,说“我供你们读大学,不是让你们跟我一样天天沾一身面灰的”。大女儿没跟他争,只是第二天早上比他起得还早,把改良后的面团发好,等大爷来的时候,第一炉新口味烧饼已经飘出香味。有个老主顾咬了一口就说“老陈,你这烧饼比以前更软和了,是不是有啥秘诀?”大爷看着女儿擦汗的样子,没说话,却悄悄把自己的围裙递了过去。 那些说“读大学白读了”的人,其实是把“体面”想窄了。他们觉得坐办公室、穿西装才叫体面,却忘了靠自己的脑子和手,把父辈的老手艺做得更红火,让一家人的日子更安稳,这何尝不是一种体面?就像这俩姑娘,没把大学知识当摆设,反而用来解决烧饼摊的难题——大女儿用专业知识改进口味,让老顾客常来,新顾客愿意试;小女儿用新媒体技巧扩大客源,让小铺子走出小巷子。要是没读大学,她们可能只会按部就班揉面烤饼,哪能让老烧饼摊有这么多新变化? 现在大爷的脸上早没了无奈。上次刷到视频,他正跟女儿一起打包快递,原来姐妹俩还开通了真空包装,外地的粉丝也能买到热乎烧饼。镜头里大爷笑着说“以前总怕她们受委屈,现在看她们做得比我好,我放心了”。你看,读书从来不是为了逃离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生活——不管是坐在写字楼里敲键盘,还是在烧饼炉旁揉面团,只要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实处,能靠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好,就不算白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1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