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年,68岁的索额图被关宗人府饿死。康熙仍不解恨,下旨抄家,杀尽他所有儿子

没睡醒的芭比 2025-10-08 19:26:01

1703年,68岁的索额图被关宗人府饿死。康熙仍不解恨,下旨抄家,杀尽他所有儿子。5年后,康熙当着百官,给索额图扣上 “千古第一罪人” 的帽子,要他永远背骂名。 康熙47年,废太子胤礽的诏书传遍紫禁城。百官读诏时,竟在 “胤礽不孝不仁” 的罪状里,看到了已死五年的索额图 —— 他再次被追责。 诏书末尾 “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格外扎眼。可谁能想到,这个死后遭指责的人,四十多年前曾是康熙最信任的功臣,陪少年康熙擒鳌拜、定边疆。 宗人府牢房里,68 岁的索额图蜷缩在角落,他已三天没吃正经食物。 “大人,喝口水吧。” 侍卫开门喊。 索额图挣扎着扑过去,喝两口就停住,说:“这不是恩典,是让我多受几天罪。” 侍卫冷笑,锁门离开。 这屈辱时刻,让索额图想起康熙八年的夏天。那时他是御前侍卫,陪 16 岁的康熙在布衣库训练摔跤少年,为擒鳌拜做准备。 连续几日秘密商议,众人都饿极了。他的侄女、当时的皇后赫舍里氏,从坤宁宫偷偷带来一篮点心。 “索叔叔,皇上说再熬几天就好。” 皇后声音温柔。康熙拿块枣糕塞他手里,说:“事成之后,朕必重赏。” 索额图当时捧着温热点心,心里热乎乎的,第一次懂 “君臣相知” 的分量。 三个月后,鳌拜入宫。索额图亲手用铁链缠住他的手腕。鳌拜挣脱时,他死死按住对方肩膀,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索额图,你是朕的功臣!” 事后康熙拍他后背,满是赞许。这份信任,成了他仕途的梯子。 从领侍卫内大臣到保和殿大学士,短短十年,索额图成了康熙朝最有权势的臣子。朝堂上,他说话有分量,百官都让他几分。 1689 年,索额图奉命代表大清与沙俄签《尼布楚条约》。出发前,康熙说:“疆界的事,全听你的。” 谈判桌上,索额图据理力争,把格尔必齐河至外兴安岭的土地划进大清版图。归来时,康熙率百官在午门迎接,赏赐的绸缎堆成小山。 可权力让人糊涂。不久后,侄女赫舍里氏难产去世,留下年幼的太子胤礽。索额图把对侄女的愧疚,全放在扶持太子上。 作为太子的叔外公,他成了 “太子党” 的核心,四处拉拢人手,门生故旧很快遍布朝野。 有人劝他收敛,说:“皇上早年在四大辅政大臣间求生,最恨结党营私,你这样太显眼。” 可索额图根本不听。 他仗着 “皇亲国戚 + 开国功臣” 的身份,愈发张扬。户部尚书空缺,他直接推自己的门生,不管康熙已有人选。朝堂上与明珠派系争执,甚至拍桌骂对方 “对不起皇上恩典”。 真正的矛盾,出在康熙二十九年的塞外行宫。那年康熙亲征噶尔丹,乌兰布通之战后染风寒,咳得下不了床,急召太子和索额图来侍疾。 索额图赶到时,见胤礽站在行宫门口。太子脸上没有担忧,反而透着不耐烦。 索额图心头一惊,可 “太子即将继位” 的念头让他昏了头。他没劝太子,反而低声说:“殿下只需按兵不动,等机会就行。” 这话被出来透气的康熙听到大半。康熙虽没当场发作,却对太监说:“索额图恃宠而骄,恐非忠臣。” 那时索额图没察觉,康熙对他的信任已在一次次越界中消失。他仍帮太子清除对手,在康熙面前说大阿哥胤禔 “结党营私”,还暗指四阿哥胤禛 “心思深”,没注意康熙看他的眼神越来越冷。 直到康熙四十年,索额图的门生因贪腐被查。康熙批示 “彻查其党羽”,红笔字力透纸背。索额图才有点不安,可多年的权势让他骑虎难下。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议论国事,结党乱政” 的圣旨下达。禁军直接从朝堂上押走索额图。 路过乾清宫时,索额图大喊:“皇上!臣对大清有大功!臣没错!” 可回应他的,只有紧闭的朱门。 起初索额图以为康熙只是一时生气,觉得自己经营多年,会有人为他求情。 可牢里的饭越来越差,从白米饭变成发霉的糙米,最后只剩馊菜汤。这时他才明白 —— 康熙要他死,还要他死得最屈辱。 饥饿消磨理智,索额图总想起六个儿子:长子格尔芬是御前侍卫,上周还在宫门口给他递热茶;次子阿尔吉善在工部做事,刚修好永定河的堤坝,还来跟他报喜。 他们会不会被连累?一次侍卫送饭,他抓住对方的裤脚哀求:“求你告诉我,我儿子们还好吗?我用全部家产换他们的命。” 侍卫一脚踹开他,说:“大人顾好自己吧,你家早被抄了。” 弥留之际,索额图眼前闪过许多画面:尼布楚谈判时俄方递的烈酒、乌兰布通战场上佟国纲倒下的样子、康熙年轻时信任的眼神、太子胤礽小时候抱他腿哭的模样。 他突然笑了,笑得流泪。这时才明白 —— 自己不是输在结党,是输在知道得太多。 他知道康熙擒鳌拜的细节、皇上早年的难处、太子出生的秘密。这些曾证明 “皇上信任” 的事,最后都成了杀他的刀。 索额图死那天,宗人府的登记簿只写 “死在牢里” 三个字。 可康熙仍没消气,下旨抄走索家所有家产,从田庄宅子到笔墨纸砚,全被充公。 更狠的是,康熙下令杀了索额图的六个儿子,连娶了宗室之女的格尔芬也没逃过。

0 阅读:0
没睡醒的芭比

没睡醒的芭比

没睡醒的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