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包围了!俄军高层这次厉害了激战3年半:第一次合围乌军3个整旅 俄乌战线传来重大

萝花芳草林 2025-10-08 22:09:55

被包围了!俄军高层这次厉害了激战3年半:第一次合围乌军3个整旅 俄乌战线传来重大转折,俄军一改往日强攻硬打的模式,用一场精心设计的包围战将乌军三个整旅困死在奥斯基尔河东岸。 库皮扬斯克战场上,硝烟弥漫。俄军西部军区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已经完成对城市的半包围,乌军第10军团的三个旅被困在奥斯基尔河东岸,进退维谷。 这是俄乌冲突1300多天以来,俄军第一次实现对乌军三个整旅的合围。 M-26公路被俄军火力彻底封锁,所有运输车辆无法通过。被围乌军每天在丢失阵地,弹药逐渐耗尽。战场态势正朝着有利于俄军的方向发展。 俄乌战事进入第四年之际,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方向改变了战术。 他们不再单纯依靠兵力优势强攻,而是采用“小股渗透+火力封路”的新战法。九月中旬以来,俄军步兵以2-3人小组为单位,持续对乌军防线薄弱点进行侦察和渗透。 这种看似零敲碎打的攻击方式,却让乌军防线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到了9月13日,俄军装甲集群突然向库皮扬斯克城区东部核心区域推进,先后控制了乌克兰街到希罗基巷的带状区域以及市政府所在地马伊街。 在城内的8667栋建筑里,俄军已牢牢掌控5667栋。乌军的活动空间不断被挤压。 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对M-26公路的封锁。这条公路是乌军第10军团的“生命线”,弹药、燃料和物资都依赖它运输。 俄军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的装甲分队在空军掩护下,沿公路两侧构筑火力点,用反坦克导弹和远程火箭炮编织成一张火力网。 俄军此次的战术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俄罗斯学者指出,俄军通过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及“杀伤链”战术优化,展现出对现代战争形态的快速适应能力。 在库皮扬斯克战场,“柳叶刀”巡飞弹成为俄军的重要武器。这种无人机可以在目标区域上空盘旋数小时,通过光学系统精准锁定乌军炮兵位置,然后实施自杀式攻击。 被围的乌军摩步第14旅炮兵指挥官透露,他们依靠笔记本电脑接收总部坐标,操作斯洛伐克援助的自行火炮进行反击。但乌军炮兵每次开火都面临被“柳叶刀”摧毁的风险。 被围的乌军三个旅面临极大困境。他们东、南、西三面被俄军包围,北面的奥斯基尔河因水位上涨难以徒涉,退路已被天然屏障阻断。 城内乌军每天丢失3-4个防御阵地。失去集中指挥的乌军被迫拆分为2-3人小组,依托残存建筑进行防御。 俄军的光纤无人机不容小觑,其具备在30公里范围内实施攻击的能力,能对乌军后勤补给线展开持续性打击,极大影响乌军后勤保障。 俄国防部通报,近一个月的战斗已消灭乌军1800多人,摧毁36辆装甲车辆和137门火炮。乌军士兵弹药接近耗尽,只能依靠夜间渗透获取少量补给。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西方试图加大援助力度。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宣布将为乌克兰生产1000辆Metros军用卡车,以弥补乌军运输能力的不足。 美国也在考虑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等远程打击武器。但这些援助难以立即改变库皮扬斯克的战局。随着10月下旬严寒临近,装甲部队机动性将受限,被围乌军可能面临更大困难。 库皮扬斯克战役的走向,于俄乌战局而言,具备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此役胜负,将极大程度左右双方后续战略布局与整体战事的发展态势。 俄国防部在9月25日的通报中强调,自2025年1月以来,俄军已在东部战线控制4714平方公里区域。 这可能会根本改变顿巴斯地区的战局。 与2022年的马里乌波尔战役相比,俄军在库皮扬斯克战役中表现出更成熟的多兵种协同能力。俄军“地下空降兵”通过工程通信系统行动的战术成效显著,各兵种配合更加默契。 俄军的适应能力不仅体现在战术层面,也反映在技术和组织层面。 库皮扬斯克的硝烟暂时还未散去,但这场战役已经给俄乌双方上了深刻的一课:现代战争不再是单纯兵力的较量,更是技术、战术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比拼。 参考资料:俄罗斯学者:俄军展现了对新技术和作战方式的适应性——中华网

0 阅读: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