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女医生工作出色,医院送她规培3年,但是有个条件,她学成归来要在医院工作满

戴婚纱聊军事 2025-10-09 10:23:13

四川,一女医生工作出色,医院送她规培3年,但是有个条件,她学成归来要在医院工作满八年,没想到,规培结束第7天,女医生向医院递交了辞职信。医院拿出规培时签定的合同,将她告上了法院,索要3年来发放的36.5万余元工资以及80万元的违约金。法院判处女医生应当支付60万元违约金,但女医生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了! 对医生而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从医路上的“必修课”,只有通过这三年系统培养,才能成为独立执业的临床医生。 但四川凉山会东县的一场官司,让规培背后的“约定与代价”成为热议焦点。 事情要从2020年夏天说起,会东县某医院常年受人才短缺困扰,麻醉科医生唐某因工作勤恳、悟性强,成了医院重点培养的对象。 为让她精进医术,医院决定送她去四川大学某三甲医院参加麻醉学规培。 最重要的是,医院不仅承担全部培训成本,还承诺三年间照发工资、绩效,缴纳社保公积金。 这对于唐某来说,简直就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于是当场答应了医院的条件,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议书》上签了字。 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规培结束后必须回院工作满8年。 若提前离开,要退还所有培训期间的费用,且每少服务一年付10万违约金,算下来最高要赔80万。 没过多久,双方又补签了《四川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进一步明确了聘用关系。 接下来的三年里,医院确实兑现了承诺。 根据法院认定的账目,唐某一共领到16万多元基本工资、7万多元绩效,加上医院代缴的社保公积金,总投入达36.5万余元。 而唐某也没闲着,在三甲医院的手术室里连轴转,从术前评估到术中配合样样上手,终于在2023年8月拿到了规培合格证书。 医院满心期待她回来挑大梁,可9月4日,也就是唐某返院的第七天,一份辞职信摆在了院长面前。 医院当即拒绝办理离职手续,认为唐某的行为不仅浪费了稀缺的培训名额,更打乱了医院的人才规划。 于是双方直接进入到了僵局,唐某先是申请劳动仲裁未果,然后起诉医院,要求解除聘用关系并转移档案。 法院判决医院配合办理手续后,医院立刻反手起诉,索要36.5万元费用返还和80万违约金,合计116万元。 唐某表示规培期间她并非只读书不干活,而是和正式医生一样倒班、做手术,这些收入是劳动所得。 更关键的是,她认为8年服务期太长,不想把职业发展绑死在一家医院。 法院审理后明确,唐某所在的医院是二类公益事业单位,双方纠纷属于人事争议,而非普通劳动合同法。 这意味着,违约金可以结合医院损失和过错程度酌情判定,而非局限于实际培训费用。 最终,一审法院驳回了医院要求返还36.5万元的诉求,认定这笔钱属于劳动报酬。 但考虑到唐某刚培训完就离职,失信程度高,且医院作为基层单位培养人才不易,酌情将违约金定为60万元。 唐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在今年8月维持了原判,强调“诚信是职业底线”。 案件曝光后,网友吵成了两派,有人说“签了字就得认,医院花了钱又花时间,不能说走就走”。 也有人替唐某叫屈,基层医院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学成想换平台也能理解,60万违约金太高了。 无独有偶,江苏江阴曾有医生规培后离职,医院收了22万保证金,最终法院判医生赔10万、医院退12万。 河南永城一名医生违约后,法院判决退还部分工资并支付4万违约金。 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如何平衡医院的培养投入与医生的择业自由。 对会东县这家医院来说,60万赔偿弥补不了人才流失的缺口;对唐某而言,这笔钱成了违约的沉重代价。 医院靠高额违约金留人的方式治标不治本,改善待遇、搭建发展平台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而对医生来说,签字前的深思熟虑远比签字后的后悔更重要。 规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合格医生走进临床,尤其是资源匮乏的基层。 但无论是医院还是医生,都不该忘了“信誉与约定”的重量。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2025-09-26发布:女医生规培后提前离职,被医院起诉退赔116万元,法院判医生支付60万违约金

0 阅读:104

评论列表

大杀四方

大杀四方

2
2025-10-09 16:22

三年实发23万,月薪6400,在西部贫困地区,这个收入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