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拿澳大利亚开刀? 高志凯教授说,澳大利亚和美国存在一种“血盟”关系。 换句话说说,无论美国佬做什么,澳大利亚都会马首是瞻,随美起舞。只要美国敢在南海开第一枪,澳大利亚会紧跟而上开第二枪。 你看澳大利亚这些年的操作,就知道“血盟”不是空话——美国喊着“印太战略”围堵中国,它立马派军舰跑到南海搞“自由航行”,2023年还联合美国、日本在南海搞三国军演,把战机开到离中国岛礁不足200海里的地方;美国说“要警惕中国基建”,它转头就撕毁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订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哪怕赔偿巨额违约金也在所不惜。更离谱的是,它明明每年从中国赚走几百亿澳元的矿产、农产品订单,却跟着美国喊“中国威胁论”,甚至还在国内搞“反华舆论战”,禁止中国企业参与5G建设,这种“端着中国饭碗,砸中国锅”的双标做派,比美国的其他盟友都要激进。 拿澳大利亚开刀,说白了就是“敲山震虎”。它是美国在亚太最铁的“马前卒”,比日本、韩国都敢冲——日本还会顾虑对华贸易利益,韩国要担心朝鲜半岛局势,唯独澳大利亚,仗着有美国撑腰,反华最积极、最没有顾忌。要是不敲打它,其他跟着美国的盟友可能会觉得“反华没代价”,纷纷效仿。就像之前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大麦、葡萄酒发起反倾销调查,不是无缘无故,是它先跟着美国对中国钢铁加税,还限制中国企业收购澳矿企。这一反击,直接让澳大麦出口额暴跌70%,葡萄酒行业损失超20亿澳元,不少澳农不得不跑到政府门口抗议,倒逼澳政府不得不坐下来谈。 高志凯教授点透的“血盟”,其实藏着澳大利亚的“小算盘”——它觉得跟着美国反华,既能抱上“超级大国”的大腿,又能在亚太刷存在感,甚至想借美国的力遏制中国发展,好保住自己在资源出口上的优势。可它忘了,中国不是软柿子,更不是它能随意拿捏的。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它的铁矿石、煤炭、羊毛,近60%都要卖到中国,一旦失去中国市场,澳经济根本扛不住。之前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想访华,却还嘴硬说“不会改变对华政策”,结果中国直接把话挑明:“要谈可以,但得先停止反华小动作”,这就是拿它开刀的效果——让它明白,“随美起舞”是要付出代价的。 反观美国,嘴上喊着“支持澳大利亚”,真到澳大利亚遇到麻烦时,却躲得远远的。澳葡萄酒被中国反制后,美国承诺的“帮忙找替代市场”,最后只买了不到1%的量;澳大麦滞销,美国反而趁机加大对中国的大麦出口,抢了澳大利亚的生意。这就是“血盟”的真相——美国只把澳大利亚当“棋子”,有用的时候喊两句,没用的时候就弃之不顾。拿澳大利亚开刀,也是让其他美国盟友看清这一点:跟着美国反华,最后只会被当“炮灰”,没好果子吃。 现在澳大利亚也开始慌了,最近主动提出要恢复中澳自贸协定谈判,还悄悄放宽了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限制。可要是它还抱着“血盟”不放,继续跟着美国搞小动作,那下次的敲打只会更狠。毕竟,中国从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事,谁要是敢跟着别人来犯,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