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德正要骑马时,遇上十几个持枪敌军:“谁是朱德!“生死关头,妻子夺过

熹然说历史 2025-10-10 23:46:15

1929年,朱德正要骑马时,遇上十几个持枪敌军:“谁是朱德!“生死关头,妻子夺过朱德手中缰绳高喊:“我是朱德妻子,他是马夫,有本事你们来抓我”,说完,她跨上马就往外冲… 敌人的枪口对准了朱德,只要一扣扳机,红军就会失去主要指挥者。这个26岁的女子没有犹豫,夺过缰绳就往外冲,用自己怀孕的身躯为丈夫换来生机。她叫伍若兰,这个名字后来被朱德用种植兰花的方式纪念了一辈子。 伍若兰1903年出生在湖南耒阳县城南九眼塘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当过私塾教师。她8岁进私塾读书,12岁考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这个湘南小镇走出的女孩,从小就性格倔强,4岁时成为当地第一个不裹脚的女孩子。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她带领青年妇女查抄日货,以实际行动声援上海人民。同年秋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当选为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任妇女部部长。她深入农村办夜校,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编写通俗山歌进行宣传。 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伍若兰被耒阳县反动当局悬赏通缉,但她坚持在当地斗争,化装为村妇四处联络同志。9月,她与邓宗海等重建了中共耒阳县委。白色恐怖之下,这个23岁的年轻女子没有退缩。 1928年2月16日,伍若兰、邓宗海等率领耒阳农军,配合朱德指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攻克耒阳县城,建立了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伍若兰任妇女部指导员兼妇女联合会主席。她发动妇女打草鞋,组织青壮年抬担架送开水,为湘南暴动做出贡献。正是在这段时期,她与朱德结为夫妇。 1928年3月,伍若兰参加红军,随朱德部队前往井冈山。她先后担任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等职务,带领宣传队走村入户张贴标语,能文能武,被战士们称为双枪女将和井冈兰。她从不以军长夫人自居,始终与战士们同吃同住。 1929年1月,伍若兰从红四军军部调到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妇女科担任科长,随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这次下山转战充满凶险,敌人层层围堵,物资极度匮乏。此时的伍若兰已有四个月身孕,但她坚持随军行动。 2月初,部队转移至江西寻乌县圳下村一带时,遭遇敌军何键部队突然袭击。清晨薄雾未散,敌人已悄然包抄到村口。十几名持枪敌军突然冲出,封住去路,粗暴地大声喊问谁是朱德。 电光火石之间,伍若兰快步冲上前去,一把从朱德手中夺过马缰绳,大声高喊自己是朱德妻子,他是马夫,话音刚落便翻身上马,策马向相反方向疾驰而去。密集的枪声在山谷中回响,子弹从她身边飞过。她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树丛后,带走了敌人的大部分兵力。朱德和其他战友趁机从另一方向撤离,成功脱险。 伍若兰却未能突围。她所骑的马在陡峭山坡上失足滑倒,她从马背上重重摔下,被敌军俘虏。敌人确认她的身份后,对她施以酷刑,试图获取红军情报。连续数日的严刑拷打,她始终紧闭双唇。敌人许诺给她生路,条件是脱离组织,她冷冷地看着他们,一个字也不说。受尽酷刑的她说:若要我低头,除非日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 1929年2月12日,伍若兰被敌人杀害,年仅26岁,当时她腹中怀有四个月的胎儿。敌人将她的头颅割下来,悬挂在赣州城门前示众。朱德闻讯后沉默许久,手中握着伍若兰曾为他缝制的一双草鞋,久久没有作声。 此后的岁月里,朱德无论迁移到何地,都习惯在住所附近种植兰花。兰花耐寒坚韧,默默绽放着清香。1962年,76岁高龄的朱德重上井冈山,坚持要登高去采集山边石缝中的兰花,小心翼翼将这几株井冈兰挖出来带回家。他为此写下诗句: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 伍若兰与朱德结婚不足一年,生活简朴,从未以军长夫人自居。她的牺牲不是意外,而是选择。在生命与信仰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她的决定使红军主力安全脱险,也为日后赣南、闽西根据地建立争取了宝贵时间。她的墓地至今无确切位置,但她的名字早已镌刻在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26岁的年轻生命,怀孕的身躯,换来红军主力的安全转移。这样的选择,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该如何理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0 阅读:161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