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后的结果,在中美巨额关税下,中美贸易已经清零,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

康安说历史 2025-10-10 23:47:02

中美最后的结果,在中美巨额关税下,中美贸易已经清零,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 在中美巨额关税的阴霾中,双边贸易额直线坠落,几乎归零,两国关系面临十字路口:彻底脱钩,还是重启对话? 这场打了七年的贸易战,早已从最初的钢铁铝产品蔓延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到后来甚至把芯片、新能源这些高科技领域也拖了进来,美国对华商品的综合税率飙到 45% 以上,太阳能硅片这类产品更是被加到 50% 的税率,简直是给自己的经济绑上沙袋跑步。 先看彻底脱钩这条路会走到什么地步,最典型的就是科技领域的 “阵营化” 闹剧。美国为了维持科技霸权,拿着 “国家安全” 当幌子,对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还不够,一年里密集出台 30 多项打压举措,逼着盟友一起搞 “精准脱钩”。 可全球芯片制造的家底摆得明明白白,75% 的产能都在东亚,10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更是 100% 攥在中国台湾和韩国手里,美国想把产能迁回本土,光前期投入就得超过 1 万亿美元,这还不算 5 到 10 年的建设周期,简直是异想天开。 药品领域更离谱,加征 25% 的关税直接让药价涨了 15%,美国人人均每年 4200 美元的药费凭空多出来 600 美元,要么自己掏腰包,要么被保费上涨变相转嫁,这哪是打压别人,分明是给本国百姓下绊子。 农业这块更是互相伤害,中国本来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结果关税反制一落地,美国农民的抗议电话把白宫线路都快打爆了,要知道农村可是共和党的票仓,2024 年特朗普 63% 的农村选票就是这么来的,真脱钩了首先扛不住的是美国的选举盘。 再看重启对话的可能性,其实双方早就试过尝到过甜头。之前日内瓦经贸会谈一宣布取消 91% 的加征关税,全球股市立马涨给你看,这说明市场比谁都清楚 “脱钩” 是死路一条。 美国自己的企业早就喊苦了,最大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近一半库存靠进口,关税一涨成本跟着飙升,只能被迫涨价,结果第二季度净利润跌了不说,消费者还因为高物价减少装修计划,全年收益预期直接下调,这就是典型的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更讽刺的是,美国加关税本来想减少贸易逆差,结果 2018 年 3233.3 亿美元的顺差到 2024 年反而涨到 3610.32 亿美元,逆差没降下来,通胀倒被喂肥了,2021 到 2024 年消费者价格指数累计涨了 21.2%,最高的时候突破 9%,财长耶伦都不得不承认是供应短缺闹的,说白了就是关税把商品价格抬上去了。 中美之间的互补性根本不是关税能切断的,美国靠高科技和金融服务赚钱,中国靠制造业撑起全球消费市场,中国给美国提供质优价廉的终端产品,美国企业靠技术授权赚得盆满钵满,服务贸易的顺差早把货物贸易的账找平了。 就像之前穆迪警告的,在美国经济数据趋冷的时候加关税,很可能把自己拖进滞胀的泥潭 —— 物价涨不停,经济不增长,失业率还往上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耶鲁大学算过一笔账,光是对三大贸易伙伴加关税,就会让美国实际 GDP 增速下降 0.6 个百分点,这种 “经济自残” 的事谁也扛不住太久。 其实日内瓦会谈建立的定期磋商机制已经给出过思路,在第三国定期沟通,给分歧留缓冲空间,这种 “弹性接触” 比硬脱钩靠谱多了。 毕竟全球经济现在复苏乏力,中美这两个大块头要是真彻底拆台,遭殃的可不只是两国企业,全世界的产业链都会跟着散架。 就像历史上英国靠关税垄断纺织技术,最后反而让别国加速自主研发,美国 80 年代打压日本半导体,结果 90 年代还是丢了领先地位,现在重走老路,大概率还是重蹈覆辙。 关税这东西就像双刃剑,砍向别人的时候,自己的手也在流血,至于最后选哪条路,看看家得宝的涨价标签,听听美国农民的抗议声,再算算那笔越算越亏的经济账,答案其实早就藏在这些细节里了。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