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才刚接入北斗系统,结果航天研究所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马上进行澄清,表示这只是“临时性接入”,还夸下海口表示三到五年内要研究出自己的导航系统。 要说这事儿的根儿,还是GPS惹的祸,在伊以冲突那阵子,伊朗的GPS信号就没安生过,一会儿有一会儿没,干扰来得特别频繁。 民用领域先遭了殃,网约车软件直接瘫痪,定位跟实际位置差了老远,司机接不到单,乘客也打不到车,物流配送更别提了,货物送错地方是常事,不少依赖定位的小商家直接停了业。 军用方面更头疼,无人机升空后经常“失明”,找不到目标不说,有时候还会偏离航线,防空系统也因为信号问题反应迟钝,吃了不少亏。 后来才搞明白,这些干扰不少是来自驻波斯湾的美军,人家想掐信号就掐信号,完全没辙,伊朗自己也试过干扰GPS,想让敌方武器失灵,结果反倒把自己的民用服务搞瘫了,典型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这种情况下,伊朗找上北斗一点不意外,北斗在亚洲这边的信号本来就稳,就算遇到干扰也没那么容易失灵。 而且北斗是中国自己的系统,不会像GPS那样被别人攥在手里,说给盟友传坐标就传坐标,伊朗通信部早就跟中国谈过合作,上半年就开始在交通、农业这些领域换北斗终端了,看得出是真着急用。 可刚用上没几天,航天研究所所长就出来澄清是临时接入,还喊出三五年搞出自家导航系统的口号,这波澄清可不是随便说说,里面藏着伊朗的小心思。 作为中东有影响力的国家,总用别人的系统确实不光彩,喊出自研口号能提振国内士气,另一方面是战略考量,长期依赖任何外部技术都有隐患,万一将来合作出问题,导航系统再掉链子就麻烦了。 再说伊朗也不是完全没基础,去年还成功发射过好几颗卫星,用自家火箭把卫星送进了几百公里的轨道,在航天领域确实有积累。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三五年搞出完整的导航系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导航系统可不是发射几颗卫星那么简单,里面最关键的那些部件,比如卫星上用的高精度计时设备,伊朗现在还造不出来,得靠外部供应。 而且研发过程要砸进去海量的钱,伊朗受制裁这么多年,手里能调动的资金有限,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项目,西方那边还在技术封锁,关键的元器件想买都买不到,连申请个信号频段都得层层受阻。 之前伊朗搞汽车工业就是教训,光引进别人的技术不钻研,到现在还在用老掉牙的发动机,导航系统比汽车复杂多了,想走捷径根本行不通。 其实这“临时性”三个字,更像是给双方留了余地,对伊朗来说,先用北斗解决眼前的麻烦,同时喊出自研口号,既能稳住局面又能争取时间。 对中国来说,北斗借这个机会在中东打开市场,让更多国家看到实用性,就算伊朗将来真搞出自研系统,短期内也离不开北斗的技术积累。 现在双方已经在搞合作了,帮伊朗建地面增强站,还培训技术人员,军用领域的导弹制导精度都提高了不少。 这事儿往大了看,其实是全球导航格局在变,以前GPS一家独大,不少国家没得选,现在北斗、俄罗斯的系统都起来了,大家有了别的选择。 伊朗这么一搞,周边的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也跟着关注北斗,都不想再被GPS卡脖子,美国肯定不乐意看到这个局面,动不动就搞制裁,想阻止技术合作,可越制裁人家越想找替代方案,反而加速了GPS霸权的松动。 伊朗所长的话,听听就行,真要实现还差得远,短期之内,北斗的地位根本替代不了,所谓的“临时”可能要持续好多年。 毕竟解决眼前的问题最实在,先把GPS的坑填上,再慢慢琢磨自研的事儿,才是靠谱的路子,要是一门心思硬撑着搞自研,钱花了技术没突破,最后可能两头落空。 技术这东西,从来不是喊口号就能搞出来的,依赖别人确实没底气,但没那个实力的时候,找个靠谱的帮手过渡一下,总比硬扛着强,等自己的技术真练到家了,再谈完全自主也不迟。 评论区聊聊,伊朗三五年内真能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吗?
《图片报》消息,当地时间9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宣布,当天巴空军出动多架
【3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