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最近提了个主意,别总吵着统一不统一了,先去查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

寒江孤影呢 2025-10-11 10:37:16

高志凯教授最近提了个主意,别总吵着统一不统一了,先去查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那一天,台北公会堂前人山人海。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上,陈仪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从日本总督安藤利吉手中接过投降书,铿锵宣告:“台湾重归祖国。” 从这一天起,台湾的土地、人民与政务,全部收归中国主权之下。 在这之后不久,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明确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节”。 而就在那时,大批台湾居民主动恢复原有中国姓名,重新登记户籍,填上“籍贯”,写下祖辈来自泉州、漳州、梅州、龙岩的家乡。 可惜的是,几十年后,这些历史的原点被人为模糊。李登辉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取消“台湾光复节”,改称“终战日”。 “光复”意味着回到祖国怀抱,“终战”只是战争结束的中性概念。一个动了情感与主权,另一个刻意回避所有归属感。 陈水扁更进一步,修改教科书,把“光复”两个字从学生的课本里彻底抹去。 他们不敢面对的,不是历史,而是那份写在户口本里、藏在姓名深处、流在血脉之中的真相。 高志凯教授提出查户口本,不是为了追溯亲缘,而是要用法律意义上的“身份登记”去对照现实中的“政治言辞”。 现在的台湾,有2300万人口,98%是汉族。70%来自福建泉州、漳州,15%是客家人,12%是1945年后从大陆迁台的“外省人”后代。 这个结构不是凭空想象的,是写在户籍系统里的,是几十年来一代代人填上去的。没有哪个所谓“主权国家”会有98%的人口来自另一个地方。 更重要的是,台湾的户籍系统从来就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继承自中国大陆的行政模式。 籍贯、出生地、姓名结构,全部沿用中国传统。而这一套系统,正是1945年光复后全面恢复的。 也就是说,台湾的身份系统,直到今天,依旧根植于中国的法统之中。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台湾早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那不妨反问一句:你们的户口本是怎么来的?你们的祖籍写的是什么地方?你们的身份证号设计是不是沿用大陆的编码逻辑? 这些东西不是可以被遮掩的,它们就像DNA一样写在制度里,篡改不了,洗不掉。 有人质疑说,国际上不是很多国家“承认台湾”?真正有法律效力的,是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1945年日本投降书、1971年联大2758号决议。 这些文件把台湾明确列为中国的一部分,日本正式放弃对台湾的主权,美国也从未承认“两个中国”。你可以去搞“去中国化”,但你改不了国际法条文。 很多人说查户口是“倒退”,是“文革思维”。这种说法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心虚。 高志凯不是要搞清查运动,而是要用最普通的法律文件去检验最荒谬的政治谎言。 2025年的今天,台湾海峡的局势持续紧张。大陆的福建舰航母刚刚完成新一轮远洋演练,美国、日本不断在周边“巡航秀肌肉”。 岛内“台独”势力趁机炒作“去中国化”,甚至把“台湾是一个国家”挂在嘴边。 但越是喊得响,越显得底气不足。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户口本还在,统一不统一的问题就从未真正开始,答案早已写在那里。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